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5等高线概念与简易水准仪:江辰尝试讲解等高线概念,并用一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管(极为珍贵)连接两个木尺,制作了最原始的水准仪,用于测量两点间的相对高差。
虽然粗糙,但已是革命性的突破。
艰苦的野外作业:一步一脚印测绘队的工作极其枯燥艰苦。
他们以黑山墩戍垒为原点,向四面八方辐射,如同工蚁般一点点丈量着土地。
每日天不亮就出发,背负着沉重的器材。
韩明负责记录和计算,不断在自制的粗糙表格上记录着角度、距离、高差数据。
郑桦则不停地通过望筒观察,指挥着标尺手移动位置。
“向左三分!
好!
停!
记录距离一百二十步!”
“此处坡度约十五度,高差预估三丈!”
“前方林地边缘有溪流,宽约五步,流向东南!”
老兵们则负责拉直测绳、竖立标尺、清理障碍,同时警惕地注视着四周,防备蛮族游骑或野兽。
他们最初对这项工作很不理解,觉得是文人的玩意儿,但当江辰将初步绘制出的局部地图展示给他们看,并清晰地指出“这里可以设伏”
、“这里马车难以通行”
、“这里有一条猎人小径可以迂回”
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继而充满了热情。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次,测绘队在一片密林中迷失了方向,罗盘受到地下铁矿的影响完全失灵,靠着观察苔藓和星象(江辰紧急传授的),才艰难找回道路。
还有一次,他们遭遇了小股蛮族侦察兵,幸亏护卫老兵反应迅速,凭借弩箭优势将其击退,但一名负责背器材的士卒受了轻伤。
成果初显:跃然纸上的战场夜晚,测绘队回到戍垒,工作并未结束。
点起油灯,江辰、韩明、郑桦三人要对着白天的记录,进行繁复的数据整理和地图绘制。
他们使用大幅的、相对坚韧的桑皮纸。
首先确定比例尺(如一寸代表一里),然后根据罗盘方位和测距数据,用削尖的炭笔一点点将山川、河流、道路、树林、沼泽、丘陵、村落废墟等地貌地物,精确地标注在纸上。
最难的是等高线。
江辰耐心地教韩明和郑桦,如何根据有限的高差测量点,推测出地形的起伏,用一圈圈闭合的曲线来表示高度变化。
虽然最初画得歪歪扭扭,但山脉的走向、山谷的位置、陡坡与缓坡的区分,已经依稀可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