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按钮按下的瞬间,实验室地面缓缓升起一个透明的“能量反应舱”
——舱体高15米,直径08米,由蓝顿星特有的“超韧水晶”
制成,这种水晶经过1000c高温锻造,能承受1000c的极端高温和5000牛顿的冲击力,即使被星际陨石击中也不会破裂。
舱壁内侧布满了微米级的“量子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如同细小的触角,能实时捕捉能量流的运动轨迹、温度变化、分子振动频率等200多项参数,并将数据同步传输到外部显示屏。
,!
反应舱左侧,是地球研发的“量子纠缠模块”
——由数百根发丝粗细的“碳纳米管”
编织成直径03米的球形结构,每一根碳纳米管的管壁上都用激光刻有量子编码,编码序列遵循“米凡大科学思维”
中的“跨维度映射原理”
。
通电后,纳米管之间相互传递着淡紫色的微光,光点在球形结构内部穿梭,如同一个缩小版的紫色星云,美丽而神秘。
模块底部连接着一根银色的导线,导线另一端接入控制台的“量子发生器”
,能持续提供稳定的量子纠缠信号。
右侧则是蓝顿星的“星能素转化装置”
——一个拳头大小的透明水晶容器中,蓝色的星能素呈液态状缓慢流动,液体中悬浮着无数细小的蓝色颗粒,这些颗粒是星能素的能量载体,每一颗颗粒都蕴含着相当于100度电能的能量。
容器外侧缠绕着一圈银色的“星能引导线”
,引导线表面刻有蓝顿星古老的能量符文,能将星能素的能量稳定导出,避免出现能量失控的情况。
偶尔有细小的气泡从容器底部升起,气泡破裂时会释放出微弱的蓝色光点,光点在空中停留05秒后才缓缓消散,如同星空中闪烁的星辰。
“传统的星能转化装置,之所以效率低下,核心问题在于星能素分子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无序运动’,”
王侃侃一边转动舱外的参数旋钮,一边耐心解释,旋钮转动时发出“咔嗒、咔嗒”
的细微声响,每转动一格,显示屏上的参数就会相应变化,“这些分子就像失去导航的星舰,在转化装置内部四处碰撞,不仅会造成能量损耗,还可能因碰撞产生的热量损坏设备——根据蓝顿星技术档案记载,过去50年中,有37的星舰引擎故障,都是由星能素分子无序运动导致的。”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量子纠缠模块:“而地球的量子纠缠模块,能通过‘粒子纠缠效应’,为每一个星能素分子设定专属的‘运动轨道’。
简单来说,就是让模块中的量子与星能素分子形成‘一对一纠缠关系’,量子的运动轨迹会直接影响分子的运动方向,从而将它们的轨迹锁定在01微米的误差范围内——这就像为每一艘失控的星舰配备了精准的导航系统,确保它们能沿着预设路线抵达目的地,不会出现碰撞损耗。”
说话间,他的手指在参数面板上快速滑动,将量子模块的频率从24ghz调整到与星能素分子的振动频率(245ghz)一致——这是实现量子-星能共振的关键参数。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红色的“共振启动键”
。
瞬间,量子模块的淡紫色微光骤然变强,如同被点燃的紫色火焰,整个球形结构都笼罩在一片紫色光晕中;与此同时,星能素转化装置中的蓝色液体也开始加速流动,形成一个小型的蓝色漩涡,漩涡中心的液体逐渐变得透明,隐约能看到分子运动的轨迹。
紧接着,一道紫蓝色的能量流从两个装置中同时涌出,在反应舱中央交汇、缠绕——紫色的量子流如同灵动的丝带,蓝色的星能流如同沉稳的河流,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条旋转的能量纽带,纽带表面还闪烁着金色的光点,如同宇宙中连接两颗星球的星轨,稳定而持久地循环流动。
舱壁上的显示屏立即亮起,200多项实时数据以分屏形式呈现:左侧主屏幕显示“星能转化效率:923,能量损耗:77,稳定运行时间:1分钟”
,数据每秒钟更新一次,转化效率始终稳定在92以上,损耗率控制在8以内;右侧屏幕则展示着能量流的三维运动轨迹,紫蓝色的线条在虚拟空间中穿梭,形成复杂的几何图案,图案下方标注着“量子纠缠稳定度:998,星能流均匀度:985”
。
每一组数据跳动时,显示屏都会发出轻微的“嘀”
声,像是在为这一技术突破欢呼。
卡隆站在反应舱前,原本紧锁的眉头随着数据的变化逐渐舒展,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舱内的能量流——以往,星能素在转化装置中运行10分钟后,就会因分子运动紊乱而变得浑浊,甚至出现白色的沉淀,不得不停止运行进行清理;可眼前的能量流运行10分钟后,依旧清澈透亮,紫蓝色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如同蓝顿星清晨时分,海洋与天空交汇的景象——海面上,蓝色的海水反射着橙色的阳光,天空中,紫色的朝霞点缀着白云,纯净而美好。
突安走到卡隆身边,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伸手拍了拍卡隆的肩膀——手掌触碰到对方战甲的鳞片时,能感受到鳞片因主人情绪的缓和而微微放松,原本紧绷的弧度变得柔和。
“你看,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共生’,”
突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目光落在反应舱内的能量流上,“地球人的量子技术,为星能素提供了精准的‘导航’,解决了分子无序运动的难题;而蓝顿星的星能素,又为量子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能量支撑,让量子纠缠能持续稳定运行。
两者结合产生的价值,远比单纯追求血统融合更有意义——它能让蓝顿星的星际力量实现质的飞跃,让我们的星舰能抵达更远的宇宙;也能让地球的技术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帮助我们的文明突破资源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