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人类和大自然
都充满着幸福
我却一定要死去
这个世界看起来如此幸福
慰藉着我的悲伤
我胸中充溢着感激
揪心的感觉让我泪流涔涔
…………
这首诗名叫《电车窗外的世界》,作者高见顺于昭和四十年(1965年)死于食道癌。
这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出版的诗集《死之深渊》中的作品。
高见顺在“二战”
刚刚结束时,曾因患肺结核差点死去。
十年后,又患上食道癌,再次面对死亡。
十年来,我也一直面对死亡,但这些终究是别人的死,而不是自己在最近距离上凝视死亡。
我在清扫蛆虫时见过蛆虫发出的光芒,在矮竹丛中见过豆娘发出的光芒,我敢肯定这些与井村医生在公寓停车场看见的光景和高见顺见到的电车窗外的光,都是同一性质的。
每当想到这些机缘时,我都泪流不止,心也不由自主地揪痛。
难道说,人一旦靠近死,面对死,眼前所见的一切就会发出光吗?
至于那些光究竟是怎样的,我实在没把握能说明白。
握着我的手说“谢谢”
的叔父的脸上和我见到的很多死者的脸上,都微弱而虚浮地映着晚霞般的残照。
生命与死亡相遇,展开殊死搏斗,难道在生与死最终达成和解的一瞬,总会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光的现象吗?
也许,在人最终接纳死的一刹那,某种神秘的变化便骤然发生了。
oonlitNight,1932
小原古邨
不知不觉间,我发现自己渐渐偏向于阅读宗教方面的书。
记得当初心中充满苦闷,靠阅读《叹异抄》支撑自己走出了低谷。
后来,渐渐地只要是宗教方面的书,手头一有我就拿来看。
疯狂阅读了很多书之后,我发现最能解释那种神秘之光的人是亲鸾。
亲鸾简洁明快地说:“佛乃不可思议光如来也,如来即光也。”
亲鸾的主要著作是《教行信证》。
如今,这部著作成为净土真宗立教的根本依据。
打开这本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卷的内容跟其他五卷相比,超乎寻常地短。
这是因为全书从结论写起。
不仅如此,其他五卷也采用此法,就像法庭的宣判书一样,开头先用一句话呈现判决结果,接着才用长篇大论细述理由。
与法然的《一枚起请文》和道元等人的说教风格相比,有学者认为《教行信证》太过冗长。
其实,如果嫌长,不读全文也可以。
因为亲鸾总是从结论写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