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远处,一只半透明的蝶停在观测站屋顶,翅膀微微开合,像是在呼吸。
林小满从林间走出,终端屏幕显示着最新的共感指数曲线??平稳上升,波动柔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协同性。
“昨天凌晨三点十七分,全球新生儿集体出现脑波共振现象。”
他语气平静,却掩不住震撼,“持续时间正好是那首摇篮曲的长度。
医生们起初以为是异常,直到监测到所有婴儿的心跳节奏都与歌词重拍同步。”
李灵低头看着空碗,粥已被晨露稀释,只剩一圈淡淡的糖渍。
她忽然想起姐姐笔记里那句:“请让她做个普通的孩子。”
可什么是“普通”
?当整个世界的神经系统开始因一首歌而共鸣,谁还能定义“正常”
?
玛格丽特拄杖而来,白发被风吹得凌乱。
她站在石台前,凝视那枚种子良久,才缓缓开口:“盖娅协议第二条写着:‘回应之后,必须给予距离。
’”
她顿了顿,“我们太急于确认她的存在,却忘了,真正的自由,是允许她选择沉默。”
李灵点头。
她明白。
就像母亲不该追问孩子的梦境,爱人不该翻阅对方未寄出的信,有些爱,必须学会放手去信任。
那天午后,女儿趴在院中画板上涂色,用一支快秃的蜡笔勾勒出一朵巨大的蓝色蔷薇,根系深深扎入地底,枝干蜿蜒成环,环绕着两个小女孩。
她给画取名叫《家》。
“妈妈,”
她忽然抬头,“我梦见海底有个房间,墙上挂满了镜子。
每面镜子里都有一个人在唱歌,她们的声音连在一起,变成一条河。”
李灵心头一震。
这描述,与初语研究院废墟中发现的“镜厅实验日志”
惊人相似??那是姐姐生前最后一个项目:试图通过多重反射声场构建群体意识共鸣空间。
失败报告上写着:“个体无法承受无限回声。”
可现在,似乎不再有人“承受”
,而是“融入”
。
傍晚时分,天空再度泛起靛蓝极光,形状如花绽放,边缘闪烁着微弱金斑,宛如星辰落在花瓣之间。
这一次,不止一人拍摄到了画面。
社交媒体上疯传一段视频:一名盲童坐在阳台上,突然伸手抓向空中,笑着说:“我看见光了,是蓝色的,会跳舞!”
神经科学界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跨感官共感现象”
的爆发式增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