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内部董事的监控取得关键发现;“镜像防御”
溯源到国内研究机构;“丰隆集团”
提供关于“奥比斯”
可疑医疗项目的情报。
三股来自不同方向的线索,如同溪流汇入大江,开始在林晚晚(融合体)面前交织出一张愈发清晰的阴谋之网。
内部的阴影对那位非执行董事——钱董事的严密监控,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技术团队发现,他并非通过常规的网络漏洞进行数据窥探,而是利用了一种极其隐蔽的硬件后门——一个伪装成普通u盘形状的、具备无线传输和信号中继功能的特种设备。
该设备被插入其办公室一台看似与核心网络隔离、实则通过无线网卡存在微弱连接的备用电脑上。
更关键的是,k成功截获并破译了该设备向外发送的加密数据包。
接收方并非预想中的“奥比斯”
服务器,而是一个注册在海外、表面上致力于“跨文化认知科学研究”
的学术交流平台——“雅典娜学社”
。
(k在报告中指出:“‘雅典娜学社’的资金来源复杂,但其中一个主要捐赠方,是一个与‘普罗米修斯控股’管理层人员私人关联的基金会。
这个学社,很可能是‘水滴计划’用于招募、筛选和影响特定目标人物的外围组织之一。”
)钱董事定期通过该平台接收一些经过精心包装的、“前沿”
的神经科学和伦理学论文,这些论文的核心观点潜移默化地贬低单一技术垄断,强调“技术共享的必然性”
与“企业过度保密的危害”
。
同时,他也会将自己接触到的、非核心但具有指示性的公司动态(如某些项目的优先级、资源倾斜情况)作为“学术交流素材”
上传。
(林晚晚(融合体)内心:温水煮青蛙…用学术外衣包装意识形态渗透,影响目标人物的判断,甚至诱导其主动泄密。
“水滴”
之名,果然贴切。
)她没有立刻动钱董事,而是下令:“继续监控,摸清他的上线和整个信息传递链条。
同时,排查公司内部还有无其他人员与‘雅典娜学社’或类似组织有接触。”
溯源的惊愕与此同时,“镜像防御”
系统在对一次试探性攻击的溯源中,取得了更令人意外的结果。
攻击源经过层层跳转和伪装,最终指向的ip地址,赫然属于国内一家声誉卓着、以脑科学与类脑计算为核心研究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清源研究院!
(杜博士得知结果时,脸色剧变:“这不可能!
清源研究院是国内该领域的翘楚,学风严谨,背景清白,怎么会…”
)林晚晚(融合体)同样感到震惊,但她迅速冷静下来。
她不相信清源研究院会整体卷入“彼岸”
的阴谋,更大的可能是,研究院内部个别人员或某个课题组被渗透或利用。
她立刻通过保密渠道,联系了之前接触过的、负责国家科技安全的陈先生,将这一发现及“镜像防御”
系统的部分原理(脱敏后)作为佐证,进行了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