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沈默那段充满恐惧的录音,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启明”
内部激起了难以平息的波澜。
它不仅证实了那枚芯片(现在内部代号为“种子”
)的危险性,更揭示了“kaleidospe”
背后可能存在的、被称为“播种者”
的更神秘核心。
敌人精准投递录音的行为,既是挑衅,也暴露了他们急于找回“种子”
的迫切。
这种迫切,反而让林晚晚更加确信——“种子”
至关重要,甚至可能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林晚晚在战略会议上断言:“他们在害怕。
害怕‘种子’落入我们手中,被我们破解或利用。
这说明,‘种子’并非无敌,它存在弱点,或者…它本身就能成为对抗他们的武器。”
)“镜廊”
隔离室内,分析工作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
白瑾团队在无数次模拟和计算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种子”
可能并非一个完整的“控制器”
,而更像是一个意识信号的‘放大器’或‘定向器’。
它本身不具备直接操控能力,但一旦被“kaleidospe”
掌握的某种特定主信号激活,就能极大地增强“神经织网”
的效果范围、精度和强度,甚至可能实现之前“沙盘”
未能完成的、更深层次的意识干预。
(白瑾指着能量波动模型:“换句话说,没有‘种子’,他们的‘神经织网’可能只是散兵游勇。
而有了‘种子’,他们就能组建起一支成建制的‘意识军队’!”
)这个推断让所有人脊背发凉。
必须阻止“种子”
回到“播种者”
手中!
但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沈默,当年是如何得到并藏起这枚“种子”
的?他是叛逃者?是无意中截获?还是…“播种者”
内部斗争的牺牲品?这些谜团暂时无暇深究。
当务之急,是在敌人采取更极端手段抢夺“种子”
之前,找到利用或安全销毁它的方法。
沈怀安被允许接触部分“种子”
的分析数据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技术层面的学习,开始大量查阅与意识科学、心理学、甚至哲学相关的边缘文献,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播种者”
的目的和“种子”
运作的原理。
(沈怀安内心:如果“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