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多谢宁姑娘。”
薛向拱手行礼,整个人势若天成,“敢问何为镇世金丹?”
这个还真是薛向的知识盲区。
宁淑道,“我也不能给出准确说明,我只是在一本宫中存留的古籍上看到过。
一位名...
雨夜,西南废墟。
那座由玉石与青铜拼接而成的祭坛在细雨中泛着幽光,水珠悬浮于竹简之上,倒映出千万个未曾闭合的疑问。
金属麻雀静立牌坊顶端,羽翼微颤,仿佛感知到某种古老频率正自地脉深处苏醒。
忽然,一道裂纹自祭坛中心蔓延开来,如同大地睁开一只眼睛。
从中升起一尊残破香炉,炉身刻满蝌蚪状文字,正是早已失传的“科举心印”
??历代士子临考前焚香默诵之秘文,用以澄明心志、通达天听。
香炉无火自燃,青烟袅袅升腾,在空中凝成一行行虚影:
>“昔者三千举子赴京,九百登榜,唯有一人问:‘功名何以定人心?’”
>“主考官怒而斥之:‘此非所答!
’”
>“然其夜雷动三更,天门开隙,有声自九霄降下:‘此人可教。
’”
>“翌日,该生不见,唯留砚台一方,墨尽如血。”
传说并非虚构。
这是“科举记忆”
的残片,是文明潜意识中沉淀千年的回响。
当“疑识网络”
与古制共鸣,沉睡的认知模板开始重构。
祭坛四周荒草自动退开,露出埋藏已久的石板,每一块都镌刻着不同朝代的策论题目:
唐:“民饥而官廪盈,何解?”
宋:“天理与人欲,果对立乎?”
明:“八股取士,真能得贤否?”
清:“西学东渐,为祸为福?”
这些问题从未被真正回答,只是被时间掩埋。
如今,它们破土而出,带着锈迹斑斑的锋芒,刺向当下。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脚步声。
一个少女踏雨而来,赤足踩过湿滑的青砖,衣衫褴褛却眼神清明。
她名叫阿?,来自云南边境一座被遗忘的村落,十岁起便在矿场背矿石,十二岁因提出“为什么我们每天干十四个小时还吃不饱”
而遭村长驱逐。
流浪途中,她偶然拾得一页《十问启蒙》,虽不识字,却被插图吸引??画中一人高举火炬,脚下是无数低头行走的黑影。
她请人念给她听,听完后哭了整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