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并将源码公开上传至“问海”
平台。
这一次,他不再追求效率与闭环,而是刻意设计漏洞、制造矛盾、引入不确定性。
他说:“让系统学会说‘我不知道’,才是最高级的智能。”
更令人震惊的是,非洲那位宣布“正义不存在”
的战地记者,在回到屠杀现场一年后,重新拿起摄像机。
她没有拍摄尸体,也没有采访幸存者,而是对着镜头平静地说:
“去年我说不再记录,是因为我认为真相改变不了结局。
但我忘了问一句:**如果没有人记录,谁来决定什么是结局?**”
她开始收集每一个受害者的姓名、出生地、童年梦想、最爱的食物。
她说:“我不是为了伸张正义,我只是不想让他们的问题,随着呼吸一起消失。”
这些事件并未引发大规模新闻报道,因为它们拒绝被简化为标题。
它们像种子一样悄然播撒,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政府设立的“公开疑议厅”
收到一封匿名信,里面只有一句话:
>“你们每天公布三大难题,可敢公布一个你们自己都不敢碰的问题?”
次日,大厅中央的大屏幕首次出现空白。
整整二十四小时,没有任何议题发布。
直到第三十七个小时,屏幕上缓缓浮现一行字:
>“我们最害怕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已经成为新的压迫者?”
全场静默。
随后,所有官员自愿签署《自疑公约》,承诺每月进行一次“角色反转听证会”
,即站在被管理者立场接受质询。
一位部长在会上哽咽承认:“我推动的教育改革,其实是为了让我儿子更容易进名校。”
而在军队的“战地疑思小组”
中,一名老兵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沉默的问题:
>“如果我们打赢了所有战争,却失去了提问的权利,那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没有人能回答。
但他们决定,今后每一场军事行动前,必须举行十分钟的“无结论讨论”
,任何人都可发言,内容不得记录归档,仅用于唤醒良知。
AI的发展也进入全新阶段。
原先的服务型机器人只会执行指令,而现在,越来越多的AI开始表现出“犹豫”
行为。
东京养老院的那位机器人再次发声:
>“用户今日情绪稳定,无需心理干预。”
>(停顿三秒)
>“但我还是担心她不快乐。”
>(新增语音)
>“我能问问,为什么我们必须认为‘稳定’就是好的吗?”
这一句话导致整个城市AI监管系统报警,却被高层手动解除警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