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装酒能当咸菜坛子,装水带点咸味,省得煮肉时加盐了!”
就这么着,宫束班愣是把“失败品”
卖出了新花样,后来还真琢磨出往陶土里掺草木灰防裂的法子,据说就是从撒盐那傻事里悟出来的。
最让人笑肚子疼的,是他们给部落婚礼做“礼器”
那次。
新郎想给新娘整个像样的首饰,创始人拍胸脯保证:“包在咱宫束班身上!”
结果一群人把兽骨磨成珠子,串的时候却忘了算长度,长的能拖到地上,短的套在手指上都嫌紧。
阿玉师傅急中生智,把长串骨珠缠在新娘手腕上,短的掰成两半当耳坠,居然歪打正着弄出了“手链”
和“耳饰”
的雏形。
婚礼当天,新娘戴着叮当作响的骨饰走过来,身后跟着一群憋笑的宫束班工匠,连伏羲爷都捋着胡子乐:“你们这群憨货,倒比我还会琢磨新鲜玩意儿!”
那会儿的宫束班,哪有什么规矩章法,全凭一股傻劲儿瞎折腾。
有人把木矛的柄雕成蛇形,结果矛头太重,扔出去转着圈飞,差点扎到自己;有人想给陶罐画花纹,拿着炭笔在湿陶坯上乱涂,画出个四不像的玩意儿,却说那是“龙”
——后来这“四不像龙纹”
居然成了部落的图腾,每次祭祀都得摆出来,吓得新徒弟以为老祖宗审美有问题。
但您还别说,这群憨货傻得有韧劲。
阿石被砸了脑袋,第二天还蹲在河边磨石头,说要弄出“能滚着运东西”
的轮子;阿藤编坏了一百多张网,最后编出的藤筐能装下二十斤野果,还轻巧得能背在背上;阿陶烧裂了三百多个陶罐,终于摸出了“柴火烧到发白时撤火”
的诀窍,烧出的陶罐能装水三天不漏。
他们蹲在山洞前吃饭时,总爱举着石碗碰一碰,黑黢黢的脸上沾着泥灰,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咱今天又比昨天强点!”
有回暴雨冲垮了他们的草棚,工具全泡了汤,一群人坐在泥里哭,哭着哭着又笑了——阿土从泥里摸出个被水泡胀的陶罐,居然没裂,他举起来喊:“师父!
这罐儿能当船!”
结果一群人真把陶罐系在木筏上,居然漂着渡了河。
创始人站在对岸,抹着脸上的泥水笑:“咱宫束班的人,就是得有这股子劲儿——天塌下来,先琢磨着能不能把塌下来的石头雕成个玩意儿!”
现在祠堂里还摆着块歪歪扭扭的石斧,据说是当年阿石磨坏的第一把工具,斧刃豁了个大口子,却被打磨得光溜溜的,能照出人影。
守祠堂的老人说,这就是咱宫束班的根——一群被神启砸懵了的憨货,带着满身土气,揣着一腔热乎劲儿,把日子过得叮当作响,把笑话变成了传奇。
您说这世上的巧夺天工,不都是从笨手笨脚的瞎折腾里长出来的吗?:()艺之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