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廖均卿:我自有办法。
你让人取来墨斗,我在岩石上标注开凿线路,工匠们按照线路施工,务必小心谨慎,不可用蛮力。
三斤,你力气大,跟着工匠们一起,协助开凿,务必保证施工符合标注线路。
李三斤:放心吧师父!
我一定看好,不让他们挖错!
(廖均卿用墨斗在岩石上弹出精准的线路,工匠们按照线路开始开凿。
李三斤守在一旁,时不时提醒工匠们注意方向,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肯休息)场次七天寿山工棚戌时【布景】工棚内灯火通明,几张木板搭成的床,桌上摆着简单的饭菜——粗粮馒头、咸菜和一碗米汤。
廖均卿坐在桌前,就着油灯的微光翻看陵寝图纸,指尖在图纸上的穴位、轴线处反复摩挲,时不时用炭笔标注修改。
李三斤坐在一旁,狼吞虎咽地吃饭,嘴里塞满了馒头,脸颊鼓鼓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李三斤咽下嘴里的饭,端起米汤喝了一大口,抹了把嘴角的残渣,说道)李三斤:师父,今天可累坏我了!
那石头也太硬了,凿了一下午,手都酸得抬不起来。
不过幸好照着您标的线路来,真的把石头分成小块了,工匠们都说您神了,那么细的裂缝都能找着!
廖均卿(头也没抬,指尖仍在图纸上移动):不是我神,是堪舆之道讲究“顺势而为”
。
那岩石的裂缝,本就是地脉流转的痕迹,顺着它来,既省力气,又不损气脉。
这陵寝不仅是皇后的安息之地,更是大明的龙脉根基,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张敬之走进工棚,手里拿着一卷图纸,神色有些凝重。
他走到桌前,将图纸摊开)张敬之:廖先生,您看看这个。
这是工部送来的陵寝殿宇布局图,他们想把享殿的位置往南移三丈,说是这样施工更方便,能节省半年工期。
廖均卿拿起图纸,仔细比对自己标注的穴位图,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他拿出罗盘,在桌上比划着,又算了算方位,摇了摇头。
廖均卿:万万不可!
享殿乃陵寝核心,需正对“龙眼”
穴位,轴线必须与龙脉气脉相合。
往南移三丈,看似只是小改动,实则偏离了气脉正位,会导致“殿不对穴,气不相连”
,整个陵寝的风水格局都会被破坏。
李三斤(停下筷子,一脸不解):不就是移三丈吗?看着也不远啊,能有这么大影响?廖均卿(指着图纸上的“龙眼”
标记):你可知这三丈之差意味着什么?龙脉气脉如人之血脉,需精准对接才能流通顺畅。
享殿偏移,就如同血脉淤堵,不仅无法承接天地灵气,反而可能泄了龙脉之气,后果不堪设想。
张敬之: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工部的官员说,陛下催得紧,想尽快完工。
他们还说,堪舆之事本就玄妙,些许偏移未必能察觉。
廖均卿(语气坚定):陛下重视陵寝,并非只图快,更图一个“吉”
字。
若为了赶工期而坏了风水,那才是真正的欺君之罪。
明日我亲自去见工部尚书,向他说明其中利害。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赵彦清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幸灾乐祸)赵彦清:廖先生还在为布局图的事烦心?依我看,工部的提议也不无道理。
工期要紧,些许偏移,上天未必会怪罪。
再说,这风水之事,本就众说纷纭,何必如此较真?廖均卿:赵先生此言差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