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折钱塘风紧卜迁途时间明洪武元年,秋,暮雨初歇地点浙江钱塘江畔,宫束班作坊人物-周仲高:年近五十,面色清癯,目如朗星,身着素色道袍,腰系罗盘袋,精通天文地理,宫束班特邀堪舆先生-鲁大刀:三十余岁,虎背熊腰,满脸虬髯,宫束班班主,善雕龙纹,性格豪爽却略显鲁莽-苏巧娘:二十七八,眉目温婉,指尖结茧,宫束班女匠人,善嵌螺钿,心思细腻-小石头:十五六岁,眉清目秀,鲁大刀徒弟,善打磨,活泼好动-老木匠:六十余岁,须发半白,宫束班元老,善制榫卯,沉稳持重-赵里正:四十余岁,身着青布公服,神色焦灼,钱塘江畔里正(幕启:作坊内木屑纷飞,刨花堆成小山。
鲁大刀赤裸着臂膀,正挥斧劈砍一根金丝楠木坯料,斧声铿锵。
苏巧娘坐在窗边,指尖拈着细小螺钿片,往一扇木门镶板上细细拼凑。
小石头蹲在角落,用砂纸打磨门簪,嘴里哼着小调。
老木匠眯着眼,正在校准一根榫头,刨子推拉间,薄如蝉翼的木花簌簌落下。
)(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随即有人叩门,声音急促。
)小石头:(抬头)班主,有人敲门!
鲁大刀:(停斧,抹了把额头汗水)谁啊?这下雨天的,还来催活计不成?(小石头跑去开门,赵里正一身泥水,急匆匆闯进来,衣角还滴着水。
)赵里正:鲁班主!
鲁班主!
可算着你了!
(目光扫过作坊,看见角落里正端详罗盘的周仲高,眼睛一亮)周先生也在!
太好了!
鲁大刀:(皱眉)赵里正,这是咋了?慌慌张张的,出啥事儿了?赵里正:(喘着粗气)别提了!
昨儿夜里,江潮比往常高了三尺,冲垮了江边好几户人家的院墙!
更邪乎的是,城东那棵老樟树,无缘无故就断了主干,树芯里全是空的,还生了一堆白蚁!
(看向周仲高)周先生,您是懂风水的,您说这是不是啥不祥之兆啊?(周仲高收起罗盘,站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门外江面的方向,眉头微蹙。
)周仲高:(缓缓开口)赵里正,这钱塘江自古便是潮汐无常之地,但潮汛有律,白蚁噬木亦非偶然。
我观近日天象,荧惑星犯东南分野,再看这江势,南岸泥沙淤积,北岸岸线内凹,气脉已乱。
苏巧娘:(放下螺钿,轻声问道)周先生,您的意思是,这地方……不宜久居?周仲高:(点头)不错。
我推演历法,结合山川走势,不出三年,此处必有兵祸之灾。
钱塘江乃兵家必争之渡,届时战火一开,江边百姓恐难幸免,就连这作坊,怕是也保不住。
鲁大刀:(瞪大双眼,拍了下大腿)啥?兵祸?周先生,您可别吓唬我!
如今洪武皇帝刚定天下,咱们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咋还会有兵祸?老木匠:(放下刨子,叹了口气)鲁班主,周先生的话,不能不信。
当年元兵南下,就是先占了钱塘江渡口,咱们宫束班祖上,就是那时候从北方逃到这儿来的。
周仲高:(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图纸,展开铺在工作台上)这是我近日绘制的东南舆图。
你们看,钱塘江此处,虽有江险可依,但地势平坦,无险可守。
而江苏昆山一带,北临长江,南靠太湖,四面皆有水道环绕,且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是块避祸的吉地。
我已算过,昆山城西有一处空地,背山面水,气脉贯通,最适合建作坊、安家业。
赵里正:(看着舆图,面露难色)周先生,您这么一说,我心里也发慌。
可这祖祖辈辈都住在江边,哪能说搬就搬啊?田地、房屋、祖祠,都在这儿呢!
鲁大刀:(挠了挠头)是啊周先生,咱们宫束班在这儿开了二十多年作坊,周边的乡亲们做门、修屋,都来找咱们。
这一搬走,老主顾们咋办?而且搬家可不是小数目,木料、工具、家眷,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往哪儿挪啊?周仲高:(目光坚定)鲁班主,宫束班的手艺是吃饭的根本,只要人在、手艺在,到了昆山,自然能重新立足。
至于家当,可分批搬运,先把贵重的木料和工具运走,再慢慢安置家眷。
我已托人在昆山城西寻了一处宅院,带个大院子,正好能改造成作坊,租金也便宜。
小石头:(兴奋地)班主!
搬去昆山也好啊!
我听人说,昆山的锦溪古镇,河道纵横,到处都是好木头!
而且那儿的点心特别有名,桂花糕、袜底酥,想想都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