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张宗为点点头:“自然是同源。
无论是木工工艺,还是堪舆之术,都讲究‘顺势而为’。
木工要顺木之纹理,堪舆要顺地之形势,皆是遵循自然之道。
你们此次搭建粮仓支架,顺木之性,故能稳固;挖掘排水沟,顺地之势,故能疏导雨水。
这便是其中的道理。”
三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话深深记在了心里。
,!
第四折边关筑门时间一月后,秋高气爽地点北方边境,新筑关隘“靖胡关”
人物-张宗为-老班主-大牛-二柱-三儿-赵将军-刘参谋-李千户-当地百姓若干、明军士兵若干、工匠若干场景靖胡关依山而建,城墙由巨石垒砌,高大坚固,关隘中央,正对着一条通往塞外的古道,此处需筑一扇巨大的关隘大门,作为抵御外敌的最后一道屏障。
关隘下,百姓和士兵们来来往往,搬运着巨大的木料和铁器,宫束班的众人正围在一堆上好的楠木旁,商议着大门的建造方案。
这扇关隘大门,要求高丈五、宽丈二,需坚固耐用,能抵御刀砍斧劈、火攻撞击,同时还要彰显大明威严。
此前,几名工匠尝试设计建造,要么不够坚固,要么过于笨重,难以开关,都被赵将军否决了。
老班主看着眼前的楠木,愁眉不展:“这楠木虽是上好的木料,坚硬耐腐蚀,但如此巨大的尺寸,要做成既能防御又能灵活开关的大门,实属不易。
之前的工匠们,就是因为过于追求坚固,把大门做得太重,十几个人都推不动,根本不实用。”
二柱围着楠木转了一圈,咂咂嘴:“这么粗的木头,得砍多少棵树才能凑齐啊!
要是能做得轻点,又不影响坚固就好了。”
大牛拍了拍楠木,感叹道:“这木头是真硬,我用斧头都劈不动。
要是做成实心的,肯定坚固,但确实太沉了。”
三儿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上画着大门的草图,时而皱眉,时而摇头,嘴里念念有词:“要是在门板上挖些孔洞,减轻重量,但又不能影响防御……”
张宗为站在关隘的高处,俯瞰着古道和周围的山势,若有所思。
靖胡关背靠青山,面朝古道,两侧山势陡峭,是咽喉要道,这扇大门,不仅是防御工事,更是大明的门面,需兼具“固”
与“势”
。
“张先生,您可有良策?”
老班主走上前,问道。
张宗为回身,指着楠木:“这楠木纹理致密,硬度足够,是做关隘大门的上佳之选。
要解决‘坚固’与‘轻便’的矛盾,需从结构入手。”
他走到三儿画的草图旁,用树枝补充道:“大门可采用‘双层中空’结构,外层用厚达三寸的楠木板,内层用薄木拼接,中间填充干燥的芦苇和石灰,既能减轻重量,又能增强防御和隔音效果。
门板上,可雕刻‘饕餮纹’,饕餮为上古瑞兽,能驱邪避凶,彰显威严,同时,花纹的凸起部分,还能增强门板的抗撞击能力。”
“另外,大门的合页,需用精铁打造,做成‘万向轴’结构,减少摩擦,这样开关起来便会省力许多。
门闩要用实心铁条,插入城墙内的石槽中,再用横木加固,确保万无一失。”
老班主看着草图,眼睛一亮:“双层中空!
张先生这个法子好!
既减轻了重量,又不影响坚固,还能防潮防火!”
三儿也点头道:“饕餮纹的凸起部分,确实能分散撞击力,而且雕刻出来,也十分气派。”
赵将军和刘参谋恰好巡视至此,听到张宗为的方案,也十分赞同:“张先生的方案,兼顾了坚固、轻便与威严,甚合我意!
就按此方案建造,所需精铁、工具,我军全力支持!”
接下来的一个月,宫束班众人全身心投入到关隘大门的建造中。
老班主负责整体调度和质量把控,张宗为则在一旁指点,尤其是在木材的选材、纹理的利用上,给出了诸多关键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