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瘦杆则坐在案前,仔细研究着孙书呆子带来的图纸,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用手指在纸上比划着。
工坊里又恢复了忙碌的景象,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为了刻好刻度这个难题,绞尽脑汁。
】场景六工部工坊两月后【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工坊里已经堆起了大大小小的铜件和木件。
浑天仪的基座已经基本完工,是用整块的青石雕琢而成,重达数千斤,由十几名工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搬运到工坊里。
基座上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四个角上各有一个石狮子,显得庄重而威严。
】【周憨石正站在基座前,指挥着工匠们安装浑天仪的主框架。
主框架是用粗壮的铜柱和铜管制成,焊接得严丝合缝,稳稳地固定在基座上。
赵矮墩光着膀子,正用巨大的扳手拧紧框架上的螺栓,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滴在铜框架上,发出“滋滋”
的声响。
】周憨石(大声喊):矮墩,慢点拧!
别太用力,把铜管拧变形了!
赵矮墩(应了一声,放慢了手上的动作):知道了,班头!
这框架可真沉,俺这胳膊都快拧酸了。
【王三胖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已经刻好刻度的铜环。
铜环上的刻度细密而均匀,每一度、每一分、每一秒都清晰可见,泛着淡淡的铜光。
这是李瘦杆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用孙书呆子找到的方法,一点点刻出来的,期间报废了三个铜环,才终于做出了满意的成品。
】王三胖(看着铜环,啧啧称赞):瘦杆,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这么细密的刻度,你是怎么刻得这么均匀的?俺看着都眼晕。
李瘦杆(笑了笑,手里还拿着刻刀,正在打磨一个细小的铜齿轮):没啥诀窍,就是耐心点,细心点。
每刻一道刻度,都要用矩尺和量天尺核对三遍,确保没有偏差。
有时候刻着刻着就忘了时间,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孙书呆子则坐在一张桌子前,手里拿着算盘,正在计算着什么。
他面前摊着一堆图纸和书籍,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
】孙书呆子(皱着眉头,拨弄着算盘,嘴里念念有词):不对啊,这个齿轮的齿数要是按照这个比例,浑象转起来的速度不对,和天体的运行规律对不上。
【周憨石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周憨石:书呆子,怎么了?又遇到难题了?孙书呆子(抬起头,一脸愁容):班头,浑象的转动速度不对。
按照《授时历》的记载,天体周日视运动的周期是二十四小时,浑象转一圈也应该是二十四小时。
但我按照现在的齿轮比例计算,浑象转一圈需要二十五小时,差了一个小时,这可不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周憨石(眉头一皱):差了一个小时?那可就麻烦了。
要是转得不准,这浑天仪就算是白造了。
孙书呆子:是啊。
我已经算了好几遍了,齿轮的齿数和直径都没问题,但就是转速对不上。
我怀疑是我对《授时历》里的记载理解错了,或者是郭守敬当年的齿轮比例和我想的不一样。
【李瘦杆也走了过来,看着孙书呆子面前的算盘和图纸。
】李瘦杆:书呆子,你有没有考虑过,齿轮之间的咬合间隙?虽然间隙很小,但积累起来,也可能会影响转速。
孙书呆子(眼前一亮):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齿轮咬合的时候,肯定会有间隙,虽然每一对齿轮的间隙很小,但浑象的转动需要好几对齿轮传动,间隙积累起来,转速就会变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