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要说咱宫束班这群憨货在轩辕帝跟前造鼓那段,简直是把整个部落的笑声都攒到了一块儿,连黄帝战帐里的青铜鼎都被震得嗡嗡响——倒不是鼓声多厉害,是大伙儿笑的。
那会儿阪泉之战刚歇口气,轩辕帝瞅着部落里的鼓不是蒙着旧羊皮就是裂着缝,敲起来“噗噗”
像拍破棉絮,急得直挠头:“得造批新鼓!
要能震得山响,让蚩尤的兵听着就腿软!”
三糙子班主正蹲在火堆旁给铜箍车轮补漆,一听这话“噌”
地蹦起来,满手油漆印子拍在胸脯上:“这事包在咱身上!
保准做出来的鼓,能把山精都震得从洞里滚出来!”
话是说得敞亮,真动手时这群憨货又犯了老毛病。
黄帝给的规矩简单:鼓腔用老梧桐木,鼓面蒙黄牛皮,鼓钉得用铜的——可没说咋蒙,咋钉,咋让它响。
三糙子把徒弟们召集起来,指着堆在院里的木料和皮子,唾沫星子横飞:“神农爷那会儿咱连漏底罐都能改成播种器,这点活儿算啥?”
头一个出岔子的是鼓腔。
按说梧桐木得掏空了用,有个叫阿凿的徒弟,嫌凿子慢,扛着把石斧就往木头上劈,说要“劈出个响当当的腔”
。
结果一斧子下去,好好的梧桐木裂成了三瓣,他还举着半块木头傻笑:“班主你看,这裂缝像不像张咧嘴笑的嘴?说不定更响!”
三糙子气得抢过斧子要揍他,却被那裂缝绊住了脚——他蹲下来敲敲裂木片,还真比整块木头空泛些。
最后这群人真就把裂成瓣的木头拼起来,用铜条箍紧当鼓腔,说这叫“裂木传声”
,结果敲起来跟破锣似的,引得路过的小娃子们围着学驴叫。
好不容易把鼓腔凑齐了,该蒙牛皮了。
部落里杀了头壮黄牛,剥下来的皮子油光水滑,三糙子捧着皮子跟捧着宝贝似的:“这皮子得绷得比弓弦还紧,才能响!”
他让徒弟们把皮子四角拴上麻绳,分头拉着往鼓腔上拽。
有个叫大力的徒弟,天生神力,别人拽着麻绳喊“一二”
,他一使劲直接把麻绳拽断了,整个人往后仰着摔进草堆,手里还攥着半截绳子,鼓皮“啪”
地拍在三糙子脸上,把他糊成了个黄脸包公。
“憨货!”
三糙子扯下脸上的皮子,胡子上还沾着牛毛,“得慢慢来!
像揉面团似的,一点点绷紧!”
结果这群人改成了“轮流拽”
,你拽三寸我拽五寸,拽到最后鼓皮上全是褶子,像张皱巴巴的老脸。
阿凿蹲在旁边出主意:“要不咱往皮子上泼水?泡软了说不定就平了!”
一群人真端来水往皮子上浇,结果水渗进鼓腔,泡得木头发涨,鼓腔“嘎吱”
响着裂了道新缝——这下不光鼓皮皱,连鼓腔都开了笑口。
最让人笑掉牙的是钉鼓钉。
铜钉是刚炼出来的,闪着青幽幽的光,三糙子说要钉得“横平竖直,像轩辕帝的军阵”
。
结果徒弟们各有各的章法:大力嫌锤子敲着费劲,直接用石头砸,把铜钉砸得歪歪扭扭,有的还嵌进木头里只露个钉帽;麻姑手巧,却盯着鼓皮上的牛毛出神,非要顺着毛的纹路钉,结果钉出来的钉子歪歪扭扭像条长虫;阿凿更绝,他说要“钉出北斗七星的样子”
,结果七个钉子钉得东一个西一个,三糙子绕着鼓转了三圈,憋出句:“你这是北斗七星喝醉了酒摔进沟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