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程煜的“琥珀论”
像一道冰冷的咒语,缠绕在林晓的心头。
她拒绝成为没有生命的标本,但这意味着她必须在他设定的残酷游戏中,持续证明自己拥有在风雨中存活、甚至搏击长空的价值。
这价值,需要用对手的鲜血和自身的坚韧来浇灌。
张伟事件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星轨资本的新一轮攻击已如暗火般悄然点燃。
这一次,他们不再针对具体的技术或数据,而是将矛头指向了“方舟”
的伦理根基。
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国际生物伦理组织,突然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援引“匿名内部专家”
提供的资料,质疑“方舟”
的神经接口技术可能对用户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潜在影响”
,并隐晦地提及瑞科在早期动物实验中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
。
报告引用的数据看似专业,实则充满了误导和断章取义,但其煽动性极强,瞬间在国际学术界和部分敏感用户群体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方舟”
项目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甚至波及到瑞科集团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评级。
“对方很聪明,避开了我们防守最严密的技术和数据领域,选择了我们相对薄弱的伦理和公关环节。”
周总监向林晓汇报时,眉头紧锁,“这份报告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动摇潜在合作者和用户的根本信心。”
林晓看着屏幕上那份报告的摘要,眼神冰冷。
星轨资本果然老辣,总能找到最刁钻的角度。
伦理问题无法像技术漏洞那样直接证伪,它存在于人们的观感和信任里。
“联系那家伦理组织,要求他们提供所谓的‘匿名专家’信息和完整数据来源,否则将以诽谤和商业诋毁提起诉讼。”
林晓首先采取了法律层面的施压,“同时,让魏博士准备一份详尽的、关于‘方舟’技术安全性和伦理审查流程的白皮书,邀请全球顶尖的神经伦理学家进行评议,用最权威的声音对冲这份报告的负面影响。”
“另外,”
林晓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启动b计划。”
“b计划?”
周总监有些疑惑,这个计划并不在常规应对预案中。
林晓没有解释。
这是她私下准备的反击策略,未经过程煜的批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