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分享着自己在学校实验室完成的“测量重力加速度改进实验”
,兴奋地描述着数据,又苦恼地列出误差分析;他提出关于“如何精确计算斜面上物体摩擦力与角度的关系”
的问题,措辞严谨,却明显带着高中生的知识局限。
然而,这些帖子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有零星的回复,也只是简短指出“基础教材有解”
或“实验设计有缺陷”
,并没有多少人注意一个高中生。
顾玺沉吟片刻,注册了一个新账号,ID就叫“解惑者”
。
他点开曾庭轩最新标题为《斜面摩擦系数精确测量实验数据偏差大,求教!
》的帖子。
昨天刚发的实验数据,目前还没人回复。
顾玺看了看曾庭轩的疑问和实验记录,指尖在机械键盘上轻敲:“看到你的数据了,很棒的尝试!
特别是你记录了不同角度(θ)下的实际加速度(a_obs),这比单纯测力更直观。”
他首先肯定了曾庭轩的用心,继续道:“不过,对比你计算的理论加速度(a_cal=gsinθ),偏差确实存在,而且角度越大,偏差似乎越明显?”
他没有直接给出课本公式,而是从曾庭轩的实验数据入手,分析了误差可能来源,指出他忽略的空气阻力影响,甚至模拟了不同摩擦系数下的曲线图。
最后才导向那个简洁的物理公式,并解释了公式成立的边界条件。
回复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既肯定了曾庭轩的探究精神,又精准地解答了他的困惑。
没过多久,系统提示音响起。
“探索者曾”
回复了,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解惑者老师!
太感谢您了!
您分析得太透彻了!
我之前完全没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难怪数据总是对不上!
您真是帮了大忙!”
顾玺回复:“客气了,我也只是个物理爱好者,有空互相讨论。”
难得遇到一位肯搭理他的老师,“探索者曾”
接连私信了好几个积压已久的问题:关于电磁感应实验中线圈匝数的优化、关于自制光谱仪的分辨率提升、关于一个看似简单却困扰他许久的波动叠加问题……
顾玺都一一耐心解答。
他的回复总能切中要害,既能解答问题,又能巧妙引导曾庭轩的思路,让他豁然开朗。
短短两三天,曾庭轩的感激之情已溢于言表:“老师,跟您交流真是受益匪浅!
感觉思路都开阔了!
没想到在论坛上能遇到您这样的好人,您一定是工程师或教授吧!”
顾玺知道已经初步获得曾庭轩的信任,他回道:“我不经常上这个网站,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加个好友。
嗯,我拉个群吧,我有时也会和朋友一起讨论。”
曾庭轩当然愿意,于是顾玺建了个群,暂时只有他和曾庭轩。
“老师好!”
曾庭轩一进来就打招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