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哲学无此血脉,不成哲学。
科学无此血脉,且将以其知能,心家之利用,而人类有自毁之忧。
吾人今日,必延续此血脉,以为群生所托命。
哲学,固应发挥吾固有伟大精神。
科学,尤须本吾伟大精神发展去。
体现真理,担当世运,恐非西洋人识量所及。
吾黄农虞夏之胄,不能不勇于自任也。
在五四运动前后,适之先生提倡科学方法,此甚紧要。
又陵先生虽首译名学,而其文字未能普遍。
适之锐意宣扬,而后青年皆知注重逻辑。
视清末民初,文章之习,显然大变。
但提倡之效,似仅及于考核之业。
而在哲学方面,其真知慎思辨明者,曾得几何?思想界转日趋浮浅碎乱,无可导入正知正见之途,无可语于穷大极深之业。
世乱日深,需哲学也日亟。
而哲学家不足语于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也,乃益堪浩叹。
此其故安在?哲学者,智慧之学,而为群学之源,亦群学之归墟也。
此等学问,纯为伟大精神之产物。
学者从事哲学,必先开拓胸次,有上下与天地同流之实,则万理昭著,不劳穷索。
否则狡隘之衷,惑障一团,理道终不来舍。
故学问之事,首在激发精神,而后可与讲求方法。
今之学者,似于一己之地位与温饱外,无四海困穷之实感,无虚怀纳善之真诚,无遁世无闷、精进不已之大勇。
其外日侈,其内日亏,其于小己得丧计较甚,其于大道无可入。
精神堕落,莫甚于今之人。
世运艰危。
余以寡昧,愿向天下善类尽忠告。
言诚过当,闻者足戒。
庶几不以人废言之义。
北大自孑老长校以来,诸君子贡献于国家民族者甚巨。
今兹哲系师生,所处之时会,比以前更困,所负之责任,比以前更大。
继今为学,其将随顺时风众势之趋,而漫无省觉乎?抑将怵目惊心,而有无穷之感,不容不向至大真处着力乎?余老钝,无复长进,唯好学之意未衰,于同学深寄无限之希望。
吾年三十八,始至北大。
迄今向衰,始终未离北大。
唯以疾患,不常到校。
而余之精神,固无一日不与同学相感召。
此番纪念,本欲精心作一文字,而精力不给,终未能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