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与梁漱溟二(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民主政治,兄谓中国人只有民有、民享诸义,而所谓民治,即人民议政或直接参政等法治与机构,中国古籍中似无有。

吾谓不然。

先说圣言治道,其本在仁,其用在礼,仁者礼之本,礼者仁之用,而政法皆礼之辅。

《春秋》与《周官》之法制,可谓广大悉备矣。

兹不及详,略就兄所云民治者征之。

《春秋》书新人立晋便有由人民公意共选行政首长之法。

《周官》于国危或立君等大事,亦有遍询民众之文;又于各种职业团体皆列其职,即各业团直接参预国政。

至于地方制度之详密,尤可见民治基础坚实。

余常以《周官》一经为由升平导进太平之治,灼然不诬。

程朱与方正学并尊此经,皆有卓见。

西洋议会少数服从多数之规,吾先哲似不尽赞同,兄已见及此,然先哲未尝不征取多数意见。

孟子盖《公羊春秋》家也,其言国人皆曰贤未可也,见贤焉,然后用此即明政长,必遍征人民公意,而仍不以众议为足,必本其所自觉者裁决之,始付诸实施。

孟子虽就用贤一事为言,推之百政,殆莫不然。

余谓孟子此等主张最有深义,凡民主国家遇有大事,咨于群众,往往有昧于远识者,咨其群而合于庸众偷堕之情;或逞其偏见,易得大众赞;或险默之徒阴挟野心,而饰辞以欺骗群众,一夫倡说,众人不察而妄和;此弊不可胜举。

是故孟子言用贤必遍征国人公意而卒归于政长之本其所见,以为裁决。

如此则政长有前识于大计,议会不得挠之,此为政长留自决之余地,实议会政治之所当取法也。

春秋战国间,法家谈民主者,必与儒家相为羽翼,惜其书已失传,《读经示要》曾言之。

孔门之儒大抵依据《春秋》、《周官》,注重法制。

如孟子伤当时之民无法守,又曰“徒善不足以为政”

,其留意法制可知。

今传孟氏之书,或其弟子所记,不可窥子舆思想之全也。

《管子》书似亦大体近于民主思想,而惜其不纯,似多杂糅之文,七十子后学尚法者所托。

六国昏乱,一切学术频于废绝,秦政更毁之务尽。

汉儒征焚坑之祸,《春秋》许多非常可怪之论都不敢著竹帛。

史公、何休当时尚闻口义,汉以后遂不可复闻矣。

今若遽谓古籍中无民治制度,吾就《春秋》、《周官》、《孟》、《管》诸书推之,犹不敢作是武断。

中国学术,兄又谓其非哲学,或不妨说为主义与思想及艺术,吾亦未敢苟同。

夫哲学者,即指其有根据及有体系之思想而言。

非空想,非幻想,故曰有根据;实事求是,分析以穷之,由一问题复引生种种问题,千条万绪,杂而不越,会之有元,故云体系。

思想之宏博精密如是,故称哲学。

子贡称孔子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可谓能了悟孔子之思想者。

孰谓如是美富之思想,不可名哲学乎?主义者,综其思想之全体系,而标其宗主之义,以昭示于人,故言主义。

孰有不成学术而可言主义乎?艺术毕竟是情趣之境,非由能诠深达所诠(能诠谓智,所诠谓理)。

今俗以中土之学归于艺术,是自毁也,而兄何忍出此乎?斯文行坠,吾偷存一日,犹当维护朋友之义,存乎直谅,愿察苦怀,勿以为迂人有成见也。

(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原载《回忆熊十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贞观大闲人逃荒,末世农女拽翻天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福气农女有空间我能穿进语文书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绝色师妹领进门,全师门向她称臣仙帝重生混都市斗破以签到开局豪门蜜爱:枕上撩妻有道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我的微信连三界师兄他会读心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灶神崽崽三岁半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穿成逃婚女主的妹妹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穿书末世文:我成了小白花前女主萨尔桑娜嫁国舅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穿越顺便修个仙穿书虐文女主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