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作外界存在的物事,凭着自己的知识去推穷他,所以把真理看作有数量、性质、关系等等可析。
实则,真理本不是有方所有形体的物事,如何可以数量等等去猜度。
须知,真理非他,即是吾人所以生之理,亦即是宇宙所以形成之理。
故就真理言,吾人生命与大自然即宇宙,是互相融入而不能分开,同为此真理之显现故。
但真理虽显现为万象,而不可执定万象,以为真理即如其所显现之物事。
(此中意义难言。
)真理虽非超越万象之外而别有物,但真理自身并不即是万象。
真理毕竟无方所、无形体,所以不能用知识去推度,不能将真理当作外在的物事看待。
哲学家如欲实证真理,只有返诸自家固有的明觉。
(亦名为智。
)即此明觉之自明自了、浑然内外一如而无能所可分时,方是真理实现在前,方名实证。
前所谓体认者即是此意。
由体认而得到真理,所以没有析别数量性质等等戏论。
由此而中国哲人即于万象而一一皆见为真理显现。
易言之,即于万象而见为浑全,所以有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而无以物累心之患,无向外追求之苦。
但亦有所短者,即此等哲学,其理境极广远幽深,而以不重析物的方法故,即不易发展科学。
若老庄派之哲学,即有反科学之倾向。
唯儒家哲学,则自孔子以六艺教学者,皆有关实用的知识。
六艺者,一曰礼,凡修己治国与纲维社会之大经大法皆具焉。
二曰乐,制乐器、正音律、谱诗歌,于是而乐备,人心得其和乐,礼乐相辅而行。
推礼乐之意,则通乎造化之奥妙,究乎万有之本原,而使人畅其天性。
其绪论犹略可考于《礼记之书。
三曰射,修弓矢而教人习射,所以讲武事而御外争也。
四曰御,车乘之用,平时则利交通,战时则为军备。
五曰书,即语言文字之学。
六曰数,即算学。
孔门七十子后学,于社会政治的思想尤多创发。
下逮宋明儒,注重格物穷理与实用及实测之学者,若程朱诸子,迄船山、习齐、亭林诸儒,代有其人。
设令即无欧化东来,即科学萌芽或将发于中土儒家之徒,亦未可知也。
然儒者在其形而上学方面,仍是用体认工夫。
孔子所谓默识,即体认之谓。
(默者,冥然不起析别、不作推想也。
识者,灼然自明自了之谓。
此言真理唯是自明的,不待析别与推求,而反之本心,恒自明自了。
)孟子所谓思诚,所谓反身而诚,所谓深造自得,亦皆体认也。
(思诚者,诚谓绝对的真理,思者体认之谓,非通途所云思想之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