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证会则知不外驰,(外驰,即妄计有客观独存的物事,何能自证?)情无僻执。
(僻执,即起倒见。
支离滋甚,无由反已。
)要须涵养积渐而至。
此与西人用力不必同,而所成就亦各异。
科学思想,中国人非贫乏也。
天算、音律与药物诸学,皆远在五帝之世。
指南针自周公,必物理知识已有相当基础,而后有此重大发明,未可视为偶然也。
工程学在六国时,已有秦之李冰,其神巧所臻,今人犹莫能阶也。
非斯学讲之有素,岂可一蹴而几乎?张衡侯地震仪,在东汉初。
可知古代算学已精,汉人犹未失坠。
余以为周世诸子百家之书,必多富于科学思想,秦以后渐失其传。
即以儒家六籍论,所存几何?孔门三千七十,《论语》所记,亦无多语。
况百家之言,经秦人摧毁与六国衰亡之散佚。
又秦以后大一统之局,人民习守固陋,其亡失殆尽,无足怪者。
余不承认中国古代无科学思想,但以之与希腊比较,则中国古代科学知识,或仅为少数天才之事,而非一般人所共尚。
此虽出于臆测,而由儒道诸籍尚有仅存、百家之言绝无授受,两相对照,则知古代科学知识非普遍流行。
故其亡绝,易于儒道诸子。
此可谓近乎事实之猜度,不必果为无稽之谈也。
中国古代,一般人嗜好科学知识,不必如希腊人之烈。
古代儒家反己之学,自孔子集二帝三王之大成以来,素为中国学术思想界之正统派。
道家思想,复与儒学并行。
由此以观,正可见中国人知不外驰,情无僻执,乃是中国文化从晚周发原便与希腊异趣之故。
希腊人爱好知识,向外追求,其勇往无前的气慨与活泼泼地生趣,固为科学思想所由发展之根本条件,而其情感上之坚执不舍,复是其用力追求之所以欲罢不能者。
此知与情之两种特点如何养成?吾以为环境之关系最大。
希腊人海洋生活,其智力以习于活动而自易活跃,其情感则饱历波涛汹涌而无所震慑,故养成坚执不移之操。
中国乃大陆之国。
神州浩博,绿野青天,浑沦无间。
生息其间者,上下与天地同流,神妙万物,无知而无不知。
(妙万物者,谓其智周万物而实不滞于物也。
不琐碎以逐物求知,故曰无知。
洞澈万物之原,故曰无不知。
)彼且超越知识境界,而何事匆遽外求,侈小知以自丧其浑全哉?儒者不反知,而毕竟超知。
道家直反知,亦有以也。
夫与天地同流者,情冥至真而无情,即**然亡执矣。
执者,情存乎封珍也。
会真则知亡,(有知,则知与真为二,非会真也。
)而情亦丧,(妄情不起曰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