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春秋与《大易》相较,则《大易又为《春秋》所本。
汉儒说《易》为五经之原。
其去孔子之时代未远。
七十子后学口口相承之说,汉初犹未失也。
佛家说《大般若》为群经之王,诸佛之母。
余于《大易》,亦曰群经之王,诸子百家之母。
真知中国学术源流者,当不忽吾言。
《易》之谈本体,则从其刚健纯粹,流行不息,生化不测之德用,而显示之。
此与佛道二家谈本体,显然不同。
惜乎汉以后,易学始亡于象数家。
至宋明理学言《易》者,又杂以禅与老。
而孔子之《易》,不可复睹矣。
《新论》谈本体,则明夫空寂而有生化之神。
虚静而含刚健之德。
所以抉造化之藏,立斯人之极者,在是也。
穷理至万化根源处,是乃无形无象,无有作意,无有迷乱。
佛氏证空寂,道家悟虚静,谓其所见非真,固不得。
但耽空溺静,即未免舍其生生化化不息之健。
如佛氏反人生,道家流于委靡,皆学术之蔽也。
《新论》透悟本原,(谓本体)明夫空寂虚静,而有生生化化不息不测之健。
虽融三家(儒佛道)而冶于一炉,毕竟宗主在《大易》。
二千余年间,《易》道既绝而复明。
天实启不肖以肩斯任欤。
初学每苦《新论》难读。
今略示大要。
本体,是全体浑然,无差别相,喻如大海水。
而本体之流行,有一翕一辟,刹刹顿现,不守其故之谓用,此则喻如众沤。
学者由大海水与众沤喻,当知《新论》体用可分,而实不二。
虽本不二,而不妨有分。
一翕一辟之谓用。
依翕,假说物。
依辟,假说心。
辟以运翕。
翕随辟转。
易言之,心能了物,非物可了心。
心能御物,非物可御心。
是故用有胜劣,说识名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