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赶紧扶着王奶奶的胳膊,慢慢走:“您放心,紫苏能驱寒,杏仁能润肺,再加点生姜片,煮出来的茶温乎乎的,喝两天痰就少了,比单喝姜茶管用多了。”
到了神农庙,苏晓冉已经把小砂锅架在火塘边,添了半锅山泉水。
小石头蹲在石桌旁,把紫苏叶、杏仁碎、生姜片按三比二比一的比例往粗瓷碗里放,边放边小声念叨:“紫苏叶要撕小点,杏仁碎别放太多,不然煮出来太稠,奶奶们喝着不方便……”
林辰把材料倒进砂锅里,盖好盖子:“水开后转小火煮二十分钟,等杏仁煮软了,放一勺红糖搅化,晾到温热再喝,别太烫,免得刺激嗓子。”
赵村长蹲在火塘边看火,添柴的动作轻手轻脚,怕火星溅到旁边的草药包。
砂锅里的水很快咕嘟咕嘟冒起热气,紫苏的清香混着杏仁的淡甜慢慢飘满庙院,连火塘边的小孩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王奶奶第一个盛了小半碗,吹了吹,小口抿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嗓子不紧了!
这茶比俺之前煮的梨水还润,痰也能咳出来了,不堵得慌了。”
,!
其他老人也跟着盛茶,有的坐在火塘边慢慢喝,有的倒进保温杯里揣着,手冷了就焐焐杯子。
小石头端着个粗瓷碗,给咳嗽重的张爷爷递过去:“张爷爷,您慢点喝!
喝完别往外跑,外面雪凉,再着凉就不好了。”
处理完止咳茶的事,一行人往枇杷园走。
三棵枇杷树的枝桠弯得更明显了,雪积在枝尖,把细枝压得快贴到地面,有的枝桠还微微发颤。
林辰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弯着的枝桠:“先把枝上的雪轻轻扫掉,别用劲晃,再用竹竿撑在枝桠下面,用麻绳绑牢,别撑太直,留点心劲,免得把枝桠撑断了。”
苏晓冉把麻绳剪成半尺长的小段,赵村长拿着小扫帚,指尖捏着扫帚梢,轻轻拂过枝桠上的雪,动作轻得像怕碰疼树枝。
小石头抱着根细竹竿,往最弯的那根枝桠下面垫:“俺垫低点!
这枝桠软,太用力就撑坏了,明年就结不了枇杷了。”
李大叔边绑麻绳边笑:“这法子省事,还不用砍枝,等雪化了把竹竿撤了,枝桠还能长直,明年照样结满果子,娃们又能吃甜枇杷了。”
撑完枝桠,林辰摸了摸刚撑好的枝,雪扫干净了,枝桠也直了些,不再往下耷拉。
胸口的玉佩又轻轻热了点——像是在说“这样就稳妥了”
。
他笑着说:“等雪化了,枝桠就能慢慢恢复,明年春天一准能正常发芽。”
回到庙里时,几个积食的小孩正蔫蔫地靠在火塘边。
小豆子手捂着圆滚滚的肚子,眉头皱得紧紧的,连平时最爱玩的小石子都没心思碰;虎子则趴在石桌上,有气无力地划着桌子。
林辰从布袋里拿出山楂、炒莱菔子和生姜:“山楂去籽留三颗,莱菔子舀一勺,生姜切一片,先煮水,煮好倒进粥里再煮五分钟,温着吃,既能消食又养胃。
别吃太多,一小碗就够了,吃多了反而不舒服。”
小石头赶紧找了个小铁锅,往里面放材料,边放边跟小孩们说:“俺记着林医生说的,水开后煮十分钟,再倒粥里!
这粥煮出来带点甜,一点不酸,你们肯定爱吃。”
粥煮好后,苏晓冉给每个小孩盛了一小碗。
小豆子先尝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慢慢喝了半碗,就放下碗拉着小石头的手:“小石头哥,这粥真好吃!
俺以后少吃烤红薯,要是再腹胀,就找你煮这粥。”
中午,村民们留林辰和苏晓冉吃饭。
饭桌上摆着黄澄澄的小米粥、清炒萝卜丝,还有温在火塘边的紫苏杏仁茶,都是冬日里暖身又养人的吃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