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18章 防潮护药 方言通心(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草药交流会结束后的第五天,林辰的办公桌上堆了厚厚一摞反馈表。

最上面一张是青山村邻村的,李书记用铅笔写着:“晒好的艾草存了三天就发潮,叶子黏在一起,老人们说‘没法煮水了’;ai系统还是认不全俺们村的话,‘嘴干’听成‘嘴苦’,推荐的薄荷茶喝着不对症。”

林辰指尖划过“发潮”

两个字,胸口的玉佩轻轻发热——像是在提醒他,基层的问题从来不是“一教就会”

,得跟着实际情况调整。

他拿起手机,先给李教授打过去:“李教授,多村反馈草药保存难,尤其南方来的村,空气潮,晒干的艾草、薄荷容易坏,您看有没有低成本的防潮法子?”

李教授在电话那头笑了:“我正跟老农聊呢,他们说以前存干草用‘草木灰混干燥沙土’,不花钱还管用。

我这就整理具体配比,下午跟你一起去最潮湿的溪头村,现场教村民做。”

挂了电话,林辰又拨通赵天宇的微信。

视频刚接通,就看见赵天宇对着电脑里的方言录音皱眉:“我正愁呢,现在只录了青山村和邻村的方言,溪头村说‘没力气’是‘软脚杆’,系统完全认不出。

得找个法子,把周边村的方言都采一遍。”

“正好,下午去溪头村,我让李书记通知周边三个村,派个‘健康助手’带老人去,一起录方言。”

林辰补充道,“再给系统加个‘保存提醒’功能,比如检测到当地湿度超70,自动弹出‘今天该翻晒草药’的提示,比单靠人记靠谱。”

赵天宇立刻点头:“我现在就改系统框架,下午带新设备去,争取把三个村的方言一次录全!”

一旁的苏晓冉抱着刚打印的“基层医生疑问清单”

凑过来:“张主任刚发来的,有五个基层医生问‘怎么根据日志调整草药用量’,比如老人日志写‘睡了4小时,舌苔黄’,不知道该加酸枣仁还是减合欢皮,想请你去现场指导。”

林辰把清单折好放进兜里:“下午一起去溪头村,让张主任也过来,正好结合老人的实际情况,教医生‘日志+症状’的匹配法——基层需要的不是复杂理论,是能直接用的‘对照指南’。”

下午的溪头村,村口的老樟树下挤满了人。

溪头村的王书记举着筐发潮的艾草,叶子边缘已经发黑:“俺们村早上总下雾,晒好的草药存进陶罐,三天就成这样了,心疼得老人们直叹气。”

李教授蹲在樟树下,从包里掏出两个布包,一个装草木灰,一个装干燥沙土:“这是按3:2的比例混的,草木灰吸潮,沙土能让潮气流通,比单放草木灰更耐用。”

他拿起一把混好的料,撒在陶罐底部,“先铺两指厚的料,再放草药,每层草药间再撒薄薄一层,最后用粗布盖紧罐口,放在通风的房梁下,潮天也能存半个月。”

村民们赶紧围过来学,小石头从青山村带来的陶罐也派上了用场——他蹲在旁边,帮着老人铺料:“俺们村要是潮,还会在罐口挂个干艾草包,既能吸潮,还能让草药带点香。

王爷爷说,这样煮出来的茶更好喝。”

溪头村的张奶奶试着铺了一罐艾草,摸了摸料层:“这法子比买防潮剂省钱,俺家灶膛里天天有草木灰,随用随取,方便!”

另一边,赵天宇在樟树下支起了小桌子,三个村的“健康助手”

带着老人轮流来录方言。

溪头村的李爷爷说“嘴干”

,特意放慢语速:“就是说话时觉得嘴里发涩,像含了把沙子,想喝水又喝不多。”

赵天宇按下录音键,苏晓冉在旁边标注:“溪头村方言‘嘴干=嘴里发涩、想喝少水’,对应症状‘津液不足’,推荐薄荷茶加少量麦冬。”

录到一半,赵天宇突然停下来,往系统里加了个新功能:“我加了‘方言对照’按钮,老人说的话系统认不出时,点一下就能跳出周边村类似的说法,比如‘软脚杆’,会显示‘可能是没力气、乏力’,这样医生也能参考,不会错配草药。”

林辰凑过去测试,说:“软脚杆”

,屏幕果然弹出一行字,还配了小石头的语音:“俺是小石头,‘软脚杆’就是没力气干活,可能需要加紫苏叶煮水,顺顺气。”

“这个好!”

溪头村的村医笑着说,“以后俺们听不懂其他村老人的话,点一下就能对照,不用再跑老远问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