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从青山村回城的第二天,林辰刚到中医科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是赵村长打来的,声音里透着急又带着喜:“林医生,邻村的李书记昨天来俺们村,看了小石头的草药日志,也想搞‘健康助手’!
可他们村没人懂草药,连枇杷树都没种,你看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林辰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暖意轻轻贴着掌心——像是在提醒他,推广不是照搬,得因地制宜。
“您让李书记先统计村里老人的情况,比如有没有睡不好、没力气的,我这就联系李教授,看看能不能派草药种植专家过去。”
挂了电话,他立刻给李教授打过去。
刚说完邻村的情况,李教授就笑着应下来:“我正组织团队编《基层草药种植手册》,里面选的都是易活、管用的品种,比如艾草、薄荷、枇杷苗,正好派个专家跟着你去邻村看看土壤。”
没过多久,苏晓冉抱着电脑进来,屏幕上是赵天宇发来的ai系统反馈:“赵工说,青山村测试时发现个问题——老人们说方言,系统识别不准,比如把‘心口闷’听成‘心口疼’,推荐的草药就偏了。
他想请你一起去村里,把常见症状的方言说法录下来,优化语音库。”
林辰点头应下,心里忽然想起王爷爷说“没力气干活”
对应“情绪低落”
的场景——基层的问题,从来都得靠“接地气”
的办法解决。
三天后,林辰带着草药专家、苏晓冉和赵天宇,一起去了邻村。
车子刚停在村口,就看见李书记领着几个村民在等,手里拿着张手写的名单:“俺们村有12位老人,8个说睡不好,5个说不想吃饭,还有2个总觉得累。”
草药专家先去看土壤,蹲在田埂上抓了把土,捻了捻:“这土偏沙质,种艾草、薄荷正好,耐旱;枇杷苗得选背风的地方,不然冬天容易冻。”
赵天宇则抱着平板电脑,在村委会院子里摆了张桌子,让老人们轮流来录方言。
“您说说平时不舒服是啥样?比如睡不好,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还是容易醒?”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坐在小马扎上,慢悠悠地说:“就是到了后半夜,眼睛睁着到天亮,起来还觉得浑身沉,像背了筐石头。”
赵天宇赶紧按下录音键,苏晓冉在旁边记:“方言描述:后半夜睁眼到亮,浑身沉像背石头——对应症状:睡眠维持困难、乏力。”
林辰蹲在旁边,补充道:“奶奶,您这情况,以后可以用薄荷煮水喝,睡前喝小半碗,能松快些。
等村里种了艾草,再用艾草煮水泡脚,更管用。”
老奶奶点点头,手里攥着苏晓冉递的简易纸条,上面画着薄荷的样子,写着“煮水:3片叶子,煮5分钟”
——都是她能看懂的记号。
正忙着,小石头突然从外面跑进来,怀里抱着个布包,里面是他的草药日志和几株艾草苗:“林医生,赵村长让俺来教邻村的娃认草药!
俺还带了艾草苗,这东西好活,插土里就能长。”
他蹲在院子里,把艾草苗分给旁边的小孩:“这个是艾草,叶子煮水泡脚能暖身子,晒干了缝进护膝里,冬天膝盖不凉。
俺教你们怎么认——叶子边缘有锯齿,闻着有股清香味。”
小孩们围过来,伸手摸艾草叶,叽叽喳喳地问:“小石头哥,这个能治睡不好吗?俺奶奶总睁着眼睛到天亮。”
“能!”
小石头翻开日志,指着上面画的笑脸,“俺村王爷爷以前也这样,泡了艾草脚,现在能睡到大天亮,还能帮着晒草药呢。”
赵天宇录完方言,凑过来看小石头教认草药,忽然拍了下大腿:“我有个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