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中午,村民们留林辰和苏晓冉吃饭。
饭桌上摆着绿豆粥、炒青蒿、还有凉好的解暑水,都是初夏的清爽吃食。
张大叔喝着解暑水,笑着说:“今天喝了这水,再去田里插秧,一点不晕了,下午肯定能把剩下的半亩田插完。”
林辰摇了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小石头帮着采青蒿、撒草木灰,大家一起煮水护苗,这就是传承——每个人都搭把手,把好法子用在日子里,就不怕天热虫多了。”
饭后,大家把剩下的青蒿、薄荷分装成小袋,每个袋子上都贴着小石头画的小图案:青蒿叶、枇杷苗、生姜片,一眼就知道用途。
赵村长把袋子分给村民:“以后谁中暑、着凉,就拿对应的袋子煮水,不用再等林医生来。”
准备回城时,小石头抱着个布包跑过来,里面是他自己装的解暑水袋、草木灰小袋,还有一页新画的枇杷苗图:“林医生,这个给你带回去,城里要是有人中暑,你就教他们煮青蒿水;这个草木灰能防虫,你要是种了花,也能用。
这是俺画的枇杷苗,叶子上没有虫洞了,以后会结好多枇杷!”
林辰接过布包,展开图画——歪歪扭扭的枇杷苗上,叶子绿油油的,旁边画着个小太阳,写着“不招虫”
三个字。
他摸了摸小石头的头:“画得好!
等秋天枇杷熟了,我来跟你们一起摘。
以后村里的防暑、护苗,就靠你多帮衬了。”
小石头用力点头,眼里亮得像初夏的太阳:“俺会的!
俺会教更多娃认青蒿、用草木灰,不让大家中暑,不让枇杷苗长虫,不让你失望!”
车子开动时,村民们站在村口挥手。
田里的秧苗在风里晃,枇杷苗上的草木灰闪着微光,小石头领着小豆子,举着青蒿叶,大声喊:“林医生!
秋天来吃枇杷啊!”
林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山、绿油油的农田,还有那两道蹦跳着的小小身影,胸口的玉佩始终带着温意。
他想起白胡子老头说的“神农医道,重在仁心”
,想起从春耕护腰到初夏解暑,从蒲公英止血到草木灰防虫——原来传承从不是遥远的道理,是小石头手里的青蒿叶,是村民们撒在苗上的草木灰,是每一个人在热天里互相递碗解暑水的心意,是把好法子揉进农忙的日子里,长出踏实的暖。
回到城里,林辰把小石头送的解暑水袋放进冰箱,把新画的枇杷苗图贴在书桌前。
苏晓冉看着图上的绿叶,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最好的传承吧?不是你教多少,是他们能把学到的用在实处,还能带着更小的娃一起守护,这才是真的传下去了。”
林辰点了点头,摸了摸胸口的玉佩。
玉佩的暖意还在,像初夏的凉风,暖着他的心里。
他知道,青山村的“温暖奇遇”
还在继续,而他带着这份神农传承,会一直走下去——用山里的草木做药,用心里的仁心做暖,让每一份传承,都能在四季的流转里,护住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结出满枝的希望。
晚上,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枇杷苗图上,也落在玉佩上。
林辰看着图,突然明白,真正的传承从不是玉的光芒,是小石头手里的小布包,是村民们田里的解暑水,是这世间最朴素的守护——把好法子传下去,把日子过舒服,让每一个夏天,都能有清凉的风,有壮实的苗,有踏实的笑。
这,才是神农医道真正的根,才是他要守一辈子的传承。
:()太极医道传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