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南华市的清晨已经有了夏的燥热,林辰刚到中医科,就把整理好的夏季关节护理手册塞进背包。
手册里特意标注了“防潮”
重点——山里夏季多雨,关节受潮容易加重不适,还附了用艾草做防潮包的简单方法,成本低,村民自己就能做。
苏晓冉抱着个布包走进来,里面是晒干的绿豆和薏米:“夏季湿气重,煮点绿豆薏米水给村民们喝,能清热祛湿,对关节好。
我还带了点纱布,教大家把绿豆薏米装起来当枕头,助眠又防潮。”
林辰点头,又从抽屉里拿出轮值员进阶培训手册:“上次培训的基础维护,这次教他们怎么处理简单的器材故障,比如弹力带松了怎么缝补,握力球漏气怎么补,这样小问题不用等我们来。”
周末一早,两人背着装满手册、绿豆薏米和工具的背包,往青山村赶。
大巴车窗外的树木枝繁叶茂,山间的溪流泛着光,只是空气里带着湿意,远远能看到山脚下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忙着插秧。
快到村口时,就看见赵村长带着几位轮值员在老槐树下等。
轮值员手里拿着器材检查记录本,还有刚采的艾草——知道要做防潮包,他们特意提前采好晒半干。
“林医生、苏医生,你们可来了!”
赵村长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几天老下雨,村里有三位老人说关节发沉,我让轮值员给他们送了草药包,先热敷着,就等你们来看看。”
跟着赵村长往村里走,路上的泥土带着潮气,村民们家门口都挂着晒干的艾草,说是能驱潮。
有的村民看到他们,还热情地递上刚煮的凉茶:“林医生,喝口茶解解暑,这是用山里的野菊花煮的,清热。”
到了神农庙,庙里已经聚了不少人。
赵村长提前把火塘的灰清理干净,换上了通风的竹帘,庙里不那么闷。
几位老人坐在竹椅上,手里拿着艾草,正跟着轮值员学揉碎,准备做防潮包。
“林医生,您快给我看看,这几天膝盖总发沉,像裹了块湿布。”
一位穿灰布衫的大爷拉着林辰的手,慢慢卷起裤腿。
林辰蹲下来,按压大爷膝盖周围的穴位,又问了热敷情况:“您这是湿气重,光热敷不够,得喝绿豆薏米水祛湿,再把艾草防潮包放在枕头边,晚上睡觉关节不受潮,慢慢就好了。”
苏晓冉在一旁给老人们测血压,还把绿豆薏米分给大家:“这是晒干的绿豆和薏米,煮水时加少量红糖,每天喝一碗,祛湿又补气血。
剩下的装纱布当枕头,睡着舒服。”
赵村长也在一旁帮忙,给老人们递艾草:“大家跟着林医生学做防潮包,艾草揉碎了装纱布,缝好放在衣柜、枕头边,家里就不容易潮,关节也少遭罪。”
等老人们都安心了,林辰先给轮值员做进阶培训。
他拿起一根松了的弹力带,用针线演示怎么缝补:“弹力带松了,沿着边缘缝一圈,针脚密点,别拉太用力,缝好还能再用很久。”
轮值员们围在旁边,认真看着。
一位穿蓝布衫的年轻人拿起针线,试着缝补另一根弹力带:“林医生,这样缝对不对?会不会再松?”
“对,缝完再拉一拉,不松就好。”
林辰点头,又教大家补握力球,“握力球漏气,用牙签蘸点胶水,小心堵上洞口,晾干就能用,别用太多胶水,免得硬了不好握。”
培训完轮值员,就到了教大家做防潮包和绿豆薏米枕的环节。
林辰拿起半干的艾草,揉碎了放进纱布:“艾草别太碎,不然容易漏,装到纱布的三分之二满,缝好就行,放在衣柜里,衣服不潮,穿在身上关节也舒服。”
苏晓冉则教大家做绿豆薏米枕:“绿豆薏米按二比一的比例混合,装纱布时留个小口,以后可以换,缝好后拍一拍,让豆子分布均匀,枕着不硌头。”
村民们纷纷动手,有的揉艾草,有的装纱布,有的穿针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