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等煮到最后五分钟再放,”
苏晓冉一边看着炉火,一边说,“放早了冰糖会糊在锅底,影响药效。”
她时不时伸手试试砂锅的温度,生怕火太大把水烧干。
屋里的药香慢慢飘了起来,混着点白芍的微甜,一点都不冲鼻。
吴奶奶吸了吸鼻子,笑着说:“这味儿好闻,比我吃的钙片强多了,那钙片咽下去总觉得卡嗓子。”
正说着,门口传来敲门声。
李奶奶拎着个玻璃罐走进来,里面是刚腌好的萝卜干:“我听社区阿姨说你们来了,给吴奶奶带点萝卜干,就着面条吃正好。
吴奶奶,你腿好点没?上次我还看见你扶着墙走路呢。”
吴奶奶笑了:“好多了,这小伙子按完,我腿就不抽了,也不疼了。
一会儿再喝牛膝水,肯定能好得更快。”
李奶奶刚坐下,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件厚棉裤:“给吴奶奶做的棉裤,裤腿里加了绒,穿着暖和,腿也不容易受凉。
你们也在啊,我还给你们织了手套,这次是藏青色的,耐脏。”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李奶奶和张奶奶坐在桌边吃胖子带来的玉米饼,还不忘给吴奶奶递了一块:“你也吃点,软和,好消化。”
胖子在旁边帮忙添茶水,苏晓冉守在煤炉边,盯着砂锅里的牛膝水,时不时用小勺子搅一搅。
十五分钟很快到了,苏晓冉往砂锅里放了几颗冰糖,搅化后,把牛膝水倒进保温杯里温着。
她倒了小半碗,放凉到不烫嘴,递给吴奶奶:“奶奶您尝尝,要是觉得甜淡不合适,我再给您加冰糖。”
吴奶奶接过碗,喝了一口,咂咂嘴:“正好,不苦也不齁,有股淡淡的药香,挺好喝的。”
她慢慢把半碗水喝完,放下碗,试着伸了伸腿,又走了两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真不抽了!
小腿也不紧了,走路也利索了!”
张奶奶凑过来,拉着吴奶奶的手说:“我就说这几个孩子有本事!
上次马爷爷的胃胀,不就是他们治好的?你以后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吴奶奶走到桌边,拿起针线笸箩里的鞋垫,试着缝了几针,手指灵活多了:“以前缝两针腿就抽,现在缝半天都没事,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
快到下午的时候,三人准备回学校。
吴奶奶非要把没缝完的鞋垫塞给他们,说等缝好了给他们寄到学校。
李奶奶塞了罐萝卜干,张奶奶把织好的手套递给他们,藏青色的,摸起来软乎乎的。
“下次再来啊!”
老人们站在石榴树下挥手,吴奶奶的声音最亮,“我煮了红豆粥等你们!”
公交上,胖子抱着装萝卜干的玻璃罐,一边吃着剩下的玉米饼,一边说:“今天真开心,吴奶奶终于能睡安稳觉了,还收了这么多好东西。
辰儿,你说咱们下周来,帮谁啊?”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老医书,又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笑着说:“社区阿姨说,下周有个郑爷爷总觉得‘肩膀疼’,咱们来帮他看看。”
苏晓冉点点头,手里攥着藏青色的手套:“我明天去药店买点桑枝,老医书里写桑枝能通肩颈经络,对肩膀疼有好处。”
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
林辰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两人,又想起吴奶奶缝鞋垫时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份传承从来都不是冰冷的医书和咒语——是苏晓冉怀里的牛膝,是胖子手里的玉米饼,是老人们递过来的鞋垫和萝卜干,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事,把老祖宗的医术,变成了能摸得着、暖到心的安稳。
他翻开老医书,在之前折角的页面空白处,轻轻写下:“筋脉需养,人心需暖,传承之道,不过是把别人的难处,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写完,他把书抱在怀里,心里满是踏实——下周的社区之行,又有了新的期待。
:()太极医道传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