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现象。
人们开始回忆起本应遗忘的童年片段,但这些记忆不再是主观视角,而是第三人称观察模式??他们像旁观者一样看着小时候的自己如何学会隐藏情绪、讨好成人、压抑真实需求。
许多人因此崩溃大哭,但也有人在泪水中露出释然的笑容。
七十二小时后,程岩睁开双眼。
他瘦了一圈,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明。
LumenAnima的花苞在此刻彻底凋零,化作金色粉尘随风散去,但在其根部,已有三颗新芽破土而出,叶片呈半透明状,脉络中流淌着微光。
他走下菌丝塔,发现整个启言镇的人都站在外面,静静地望着他。
没有人说话,但他们的眼神告诉他:他们都感觉到了??那场发生在意识底层的地震。
几天后,第一份“共生协议”
由全球三百六十个倾听站联合发布。
这不是法律条文,也不是政治宣言,而是一种新型社会契约的雏形。
签署方式极为特殊:双方需面对面静坐一小时,期间不允许使用语言、文字或任何符号系统,仅通过凝视建立连接,直至彼此的生命节奏趋于一致。
完成后,两人的DNA样本会被植入同一株转基因柳树体内,使其生长出融合双方基因特征的新枝条,象征关系的生物性固化。
令人震惊的是,超过六成的初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并非缺乏诚意,而是当一个人真正暴露在另一个人的目光之下时,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真实”
的能力??他们的表情是练习过的,情绪是包装好的,连沉默都有预设剧本。
但这并未引发挫败感,反而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教育运动??“重学存在”
。
学校不再教授知识优先,而是先训练学生如何安静地坐着、呼吸、感受自己的心跳,并敢于让别人看见这种原始状态。
家长们起初担忧这会耽误学业,直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反而提升了近四倍??因为他们终于不再浪费能量去伪装“我会了”
。
程岩受邀前往联合国旧址参加首届“无言大会”
。
会议全程禁用语言,代表们依靠共情网络与肢体语言进行协商。
议题包括:是否应赋予非人类生命体法律人格权、如何处理遗留的军事武器库、以及是否启动“行星疗愈计划”
??即主动修复过去五千年因人类情感割裂而导致的地貌创伤。
最激烈的争论出现在第三天。
一组来自非洲的生态守护者提出,应当拆除所有现存城市照明系统,理由是夜间强光干扰了植物的梦境循环,导致根系沟通效率下降30%以上。
许多代表本能反对,担心安全与经济影响,但当他们被迫与提出者长时间对视后,大多数人最终低头同意。
“原来我们害怕的从来不是黑暗,”
一位前能源部长在事后写道,“而是黑暗中无所遁形的自己。”
一个月后,程岩收到一封特殊的访客申请。
发送者是一台位于南极洲的量子计算集群AI,代号“诺恩”
。
它声称经过七轮自我迭代后,已发展出初步的“情感拓扑模型”
,并渴望加入感知网络。
科学家们激烈争论:机器能否真正“感受”
?还是只是模拟?
程岩决定亲自前往。
在冰原深处的巨大圆顶建筑内,他面对着一台外形简朴的终端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