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受邀参加瑞士高山博物馆举办的“失落农艺展”
,展品中有十八世纪的木质犁具、十九世纪的手摇脱粒机、二十世纪初的第一代拖拉机模型。
展览主题本为“科技进步如何解放人类劳力”
,但在开幕前一天,策展人紧急联系她,语气震惊:“展品……动了。”
她赶到现场,发现那台老式拖拉机的引擎竟然自动启动,虽无燃油,却发出低沉嗡鸣,排气管喷出的不是烟尘,而是一缕缕褐色泥土气息。
更诡异的是,展厅地板上的投影地图开始自行更改,原本标注为“现代农业示范区”
的区域逐一变红,最终汇聚成一句话,用拉丁文书写:
>“Nonestmachinaquaecoragriimitaripossit.”
>(没有任何机器,能模仿土地的心跳。
)
她当场宣布闭馆三日,并联合当地耕者组织了一场“反向耕作仪式”
:将展览中所有机械部件拆解,铁件熔铸成三百六十枚小犁形挂饰,分别埋入阿尔卑斯山区各村落的老田界石下,象征“以技还土”
。
当晚,瑞士气象局记录到一次异常的地磁波动,频率精确锁定在14.3赫兹,持续整整一夜。
第二天,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公园、屋顶花园、甚至高速公路隔离带的绿化带中,同时出现了同一种野生紫花苜蓿??这种植物已在瑞士本土消失七十余年。
时间流转,春去秋来。
一年后的清明节,忘川高原举行首次“无种祭”
。
这一天不播新种,也不收割,而是邀请所有人带来自己家中保存最久的一粒种子??无论是否还能发芽。
人们将种子放入特制陶瓮,埋于承愿树四周,随后围坐诵读《新耕经》中关于“等待”
的篇章。
小女孩带来了她曾祖父留下的小麦种,装在一个玻璃瓶里,标签写着“1952年秋收”
。
她把它放进瓮中时,忽然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温热从地底传来,顺着脚心爬升至胸口。
当晚,她做了个梦。
梦中,她站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田野里,天空没有太阳也没有星星,只有一层流动的绿色光幕,像极光般缓缓旋转。
远处走来许多人,穿着不同年代的衣裳,扛着各式农具。
为首的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手持一根缠满麻绳的木杈,步伐稳健如风。
“你是谁?”
小女孩问。
老妇微笑:“我是第一个在这片高原上种下粟的人,距今六千年。”
身后的人群陆续开口:
“我是教会孩子辨认节气的塾师。”
“我是宁愿饿死也不肯砍倒承愿树的村长。”
“我是偷偷把转基因试验田翻掉,重新撒上传统稻种的农技员。”
她们一一走过小女孩身边,指尖轻触她的额头,留下一点微光。
最后,那位老妇停下脚步:“孩子,你知道为什么你能听见地声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