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东来得了真君开解,明悟这些劫数,不是自己可以帮这些人化解的。
饶是真君,也只能冷眼旁观,不能强行干涉。
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内修功外修德,将之化解。
但化解了小难,化解不了大难,...
风暴过后的第七日,归源岛的泥土仍泛着湿冷的银光。
那道横贯天际的彩虹早已消散,但人们说,夜里抬头望星,总能在云隙间瞥见一抹淡淡的弧影,像是天地之间未写完的句点。
主株的新芽已长至尺许,九根嫩枝如手指般舒展,在晨风中微微颤动。
每一根都对应着一种远古元素??木、火、土、金、水、雷、雾、霜、心。
这不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而是某种更深层意志的具象化。
老农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此刻终于被重新理解:“归禾不是植物,是地球的呼吸节奏。”
于是岛上人不再称它为主株,而唤作“息脉”
。
每日清晨,耕者们会赤足绕行息脉三圈,不诵经,不焚香,只是静默行走。
脚步踩在湿润的苔藓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仿佛与地底深处的菌丝网络同步震颤。
他们相信,这是在模仿亿万年前第一批陆生植物登陆时的步伐??缓慢、谨慎、满怀敬畏。
男孩依旧住在岛东的小屋,那艘破旧渔船已被藤蔓缠绕成一座活体雕塑,船头开出了一簇返朴花。
他依旧不会说话,也不曾用笔写下只言片语,但他每天都会在沙地上画下新的图案:有时是一条地下河的流向图,精确到毫米级的坡度变化;有时是某种尚未存在的作物结构剖面,根系呈螺旋状缠绕,能吸收空气中的重金属并转化为养分结晶。
最令人惊异的是,每当他完成一幅图,岛上的某处土地就会悄然发生变化。
第三天,西北角的盐碱地突然渗出清泉;第五天,南坡一片枯死的茶树一夜之间抽出嫩绿新叶,叶片背面浮现出类似电路纹路的金色脉络;第七天夜里,整座岛屿的地磁读数发生偏移,指南针开始逆时针旋转,持续整整一个时辰。
有人悄悄告诉新来的访客:“他是‘地语’的翻译官。”
可没人敢靠近问他究竟听见了什么。
***
与此同时,南极冰花的能量网络正以每年三百公里的速度向外扩散。
科学家们发现,这些蓝黑色晶体并非单纯依赖温度与压力形成,它们更像是“听从召唤”
而凝聚。
每一次归源岛上的息脉震动,冰层深处便会有新的节点亮起,如同星辰被逐一点燃。
更诡异的是,某些极地探险队员开始报告幻觉。
一名俄罗斯科考员在日记中写道:“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粒种子,埋在永冻土下五千米。
我没有眼睛,却看见了整条长江的源头;我没有耳朵,却听见了两千年前一位农夫哼唱的耕谣。
醒来后,我的手掌上浮现出一道绿色纹路,像极了水稻的叶脉。”
另一名中国队员则声称,在暴风雪中看到了一座漂浮的城市??没有钢筋水泥,全由巨树编织而成,街道是藤蔓搭成的悬桥,房屋是空心的巨型果实,居民皆赤脚行走,背负竹篓,篓中盛放发光的孢子。
“他们朝我招手,”
他在录音笔里低声说,“用的是夏朝以前的语言,但我听得懂。
他们在问:‘你愿意回来吗?’”
这些记录被上传至国际极地研究数据库后不久,所有相关文件均遭加密封锁。
官方解释为“数据污染”
,但知情者知道,真正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申请前往南极越冬任务,且无一例外地提交了相同的个人陈述:
**“我想去听大地的心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