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转而叹了一口气:“可文官那边,似乎已然蠢蠢欲动了,恩府身负重器,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恐公子行事孟浪,会影响到.”
张居正面色铁青眯了眯眼睛:“即便没张士元,他们便不攻讦于我,不破坏新政了?”
申时行无言。
张居正扭头,远远看向离去的朝臣,个个看起来衣冠楚楚,大红朝服异常鲜艳,见朝臣们精神矍铄的模样,哪里能看得出来,如今京师正在遭受瘟疫。
他冷哼一声说道。
“且观之,看这些人能闹出何样!”
嘴上这样说,他心中却又浮现出幼子的身影,那张天真无邪的笑脸。
顿时觉得头皮发麻。
咸宜坊。
瘟疫半月有余,京城内其余坊市皆是人迹罕至,咸宜坊竟然显得热闹非凡。
有了钱,也有了人。
张允修终于可以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明医学改造”
计划。
自古以来,瘟疫便是古代王朝无法解决的结症,甚至大明王朝的灭亡,某种意义上都要算上瘟疫的一份功劳。
张允修明白建立起一个现代医疗系统可太重要了。
实际上,明朝太医院并不如刻板印象里一般,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某种意义上,除了世袭的医护子弟,自弘治五年开始,大部分御医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十三科专业考试学习。
之所以有明朝御医皆是庸医的印象,主要还是因为古代大环境医疗落后,观念愚昧的问题。
这一点,从他们所读的医书便可以看出来,明朝太医院的三本学习典籍《本草》《素问》《脉经》。
《神农本草经》出自东汉时期,《素问》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脉经》由西晋王叔和编撰.
自东汉到明朝,历经一千多年,大明朝的御医竟然还抱着这些典籍奉为圭臬,能治好病就怪了。
从太医院“绑架”
了二十名御医,以及医士、吏目等共计五十余人。
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要将他们的传统观念转变过来。
张允修将这些御医、医士编为五个医疗学习小组,由杨济时统一领导,进行为期三天的“现代医疗速成班”
。
想要转变观念,并不是一件短时间能够达到的事情。
幸好,在防治瘟疫的背景之下,医疗知识仅仅够用便好了。
张允修以吴又可的《温疫论》为基础,将他那套“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的理论,改编加入了不少更加详细系统的现代知识,诸如明确“病菌”
的存在,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传播,还有免疫机制,大蒜素的作用原理等等。
其中纷繁复杂,张允修仅仅是起了个头,剩下的便交予杨济时、袁宗道等人去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