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火车穿过隧道,车厢灯光忽明忽暗。
林烨睁开眼,笔记本还摊在腿上,最后记下的那句话墨迹未干:“下一步——系统评估技术可行性。”
他坐直身子,把电脑从包里拿出来,开机连上外方发来的资料包。
文件夹里有十几份材料参数表,最上面那份标着“新型隔热板技术说明”
。
他点开第一项导热系数,输入系统提示框,点击上传。
进度条缓慢推进。
系统界面跳出提示:检测到高湿度环境适配风险,建议开启深度分析模块。
林烨看了眼账户余额,财富值还剩两百出头。
上次兑换《建筑材料兼容性分析工具》花了大半,现在只能选基础解析权限。
他确认兑换,页面刷新后出现三个选项:物理性能匹配、化学稳定性评估、长期耐久性预测。
他勾选全部,点击启动评估。
十二小时倒计时开始。
火车到站时天刚亮。
林烨提着行李箱出站,打车去了老张安排的招待所。
房间不大,桌上摆着水杯和一张本地地图。
他放下东西,立刻打开电脑查看系统状态。
评估完成度98,剩余时间一小时零七分。
他没等,直接点进已生成的部分报告。
前三页是常规数据比对,导热系数达标,抗压强度合格,防火等级符合国际标准。
翻到第四页,“环境适应性指数”
栏显示黄色警告符号,旁边标注:在年均湿度超过80的地区,材料老化速度提升40-65。
林烨眉头皱起。
试点村庄就在这种气候区,雨季长,日照少,空气常年潮湿。
如果材料三年内就开始粉化脱落,墙体保温层失效,整个项目都会出问题。
他往下拉,看到一段模拟曲线图,显示该隔热板在湿热环境下使用寿命预计为五年左右,而宣传资料写的“十年以上”
。
最后一段结论写着:不建议在高湿区域大规模应用,需配合防潮结构优化及定期维护机制。
林烨合上电脑,靠在椅子上闭眼回想谈判时阿南说的话。
“全气候适用”
“免维护设计”
,当时他还以为对方真有底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