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大奉王朝,崇文三十七年,秋。
青河县,县试。
天光未亮,晨雾如纱,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县城。
县衙前,巨大的海清河晏牌坊下,早已汇聚了黑压压的人群。
近五百名来自青河县各地的童生,身着统一的青衿儒衫,汇成了一片青色的海洋。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期待、紧张、以及淡淡墨香的独特气息。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怀揣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梦想,希望通过这道龙门,叩开通往人生坦途的第一扇门。
这就是科举。
一个能让寒门士子一步登天,也能让世家豪族一夜倾颓的残酷阶梯。
而县试,作为这漫长征途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世界的县试,在流程上,与前世的记忆里明朝大同小异,同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其内在的凶险,却犹有过之。
苏文渊,便是这片青色海洋中,最不起眼的一滴水。
他穿着一身浆洗得有些发白的儒衫,背着一个简单的考篮,里面装着几支新买的狼毫笔、一方普通的松烟墨、一个装着清水的竹筒和两块用油纸包好的麦饼。
他静静地站在人群的后方,远离了那些高谈阔论、意气风发的同窗,也避开了那些面带焦虑、口中念念有词的寒门士子。
他的目光,穿过攒动的人头,望向那座在晨雾中显得格外威严的县衙大门。
三天前,在那间小小的书房里,刘德海递给他那份烫金请柬时的和煦笑容,此刻依旧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那笑容里,没有丝毫的敌意,只有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盼,仿佛之前停尸房里的剑拔弩张,都只是一场误会。
可苏文渊知道,越是平静的湖面下,往往隐藏着越是汹涌的暗流。
刘德海这位在青河县经营了近十年的县尊大人,绝非一个喜怒形于色的莽夫。
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猎手,在锁定猎物后,会以超凡的耐心,布下最精妙的陷阱,等待猎物自己走进去。
而这场县试,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第一个陷阱。
“开门——!”
卯时正,一声悠长而庄重的唱喏,穿透晨雾。
县衙那两扇包裹着铁皮的沉重木门,在一阵“嘎吱”
的声响中,缓缓向内打开。
两排身穿皂衣、腰佩官刀的衙役,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分列两旁。
他们的眼神锐利如鹰,身上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肃杀之气,让原本有些嘈杂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一名身穿九品儒官服饰的县学教谕,手持一份厚厚的名册,站到门前,朗声道:“各考生,按名册次序,排队入场。
解开考篮,以备查验!”
查验,是进入考场的第一道关卡,俗称“搜检”
。
与苏文渊想象中粗暴的翻检不同,这里的搜检,显得格外文明。
考生只需将考篮放在一张长桌上,便有专门的文吏,用一种特制的,如同罗盘般的法器,在考篮上方扫过。
那法器名为鉴文盘,是朝廷工部与道门联手研制,能精准地探查出任何非考生自带的、具有文气波动的物品,如夹带的诗文、前人批注的经义,或是某些可以增幅文思的低阶文宝。
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公平,又维护了读书人的体面。
苏文渊排着队,默默地观察着。
他发现,大部分考生都能顺利通过,但也有几人,在鉴文盘扫过时,盘中心的指针发出了微弱的红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