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经文义理深邃玄奥,他并非佛门弟子,难以完全透彻理解其所有微言大义。
但那些简洁、有力、直指核心的句子,却像是一颗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精准地落入他被扫地僧那雷霆棒喝松动过、耕耘过的心田土壤之中。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是啊,自己执着于“弈”
之相,渴望籍此突破、以此超脱,岂不正是陷入了最大的虚妄与迷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不滞留、不依附于任何观念、境界、法门,包括这看似智慧的“弈”
之境,才能生起真正的、活泼无碍的般若智慧啊!
他合上经书,闭目默坐,让这些经文中的只言片语与老僧那朴素的“扫地扫地扫心地”
的偈子,在脑海中交织、回响、碰撞,激荡起思维的涟漪。
片刻后,他起身,信步于书架间,又被另一部经卷吸引。
他取下那部更为深奥广博的《维摩诘经》,小心翼翼地翻至《入不二法门品》,柔和的目光扫过那些古老的文字:“……于我、无我不二……垢、净不二……动、念不二……一相、无相不二……”
“不二法门”
!
慧明禅师也曾提及此语。
善恶、人我、胜负、得失、刚柔、正奇……这些看似截然对立、非此即彼的概念,在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观照下,其本性本是统一、圆融、不二的啊!
强烈的分别心,才是一切烦恼、冲突、困惑的真正根源。
自己弈局中所执着的黑白对抗、攻守转换、生死搏杀,是否也是如此?执着于必须吃掉对方某一关键子力,或死死守住自己某一块地域,是否正是落入了“二”
的分别见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迷失了全局的大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最后,他的目光被一部宏篇巨帙所吸引,那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一部分。
他无法通读这浩如烟海的经典,只是怀着敬畏之心,翻阅了其中关于“因陀罗网”
境界的着名段落。
那描述帝释天宫殿中宝珠结网、珠珠相映、一珠映现一切珠、一切珠含容一珠、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奇妙境界,以及“芥子纳须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的深刻思想,让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恢宏博大、和谐至极的宇宙观。
一局棋,是否也正是这样一个微缩的“因陀罗网”
?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都并非孤立存在,都与全局所有其他棋子气脉相连,互为缘起,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局部的激烈厮杀、看似你死我活的争夺,是否其深层意义,是为了最终达成全局某种更宏大、更和谐的韵律与平衡?胜负或许并非终点,那动态过程中的平衡与升华才是关键?这些来自不同经典的智慧碎片,如同一条条清澈的溪流,与他心中积攒已久的困惑、扫地僧那振聋发聩的点拨、以及《大衍残局》本身所蕴含的浩瀚、复杂、追求终极平衡的意境,开始缓慢地、自发地接触、融合、发酵。
他不再急于求成,不再强迫自己立刻想通什么,只是让这些不同的思想、感悟在心底自然地流淌、沉淀,如同静待云开月明。
几日后的一个午后,天色陡然转阴。
浓厚的铅灰色云层从嵩山深处涌出,低低地压下来,仿佛触手可及。
山风变得急促而凉冽,吹得藏经阁外的古木枝叶哗哗作响。
阁内光线随之变得愈发昏暗,只有几盏长明灯在角落里散发着微弱而稳定的光芒,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格外深邃、静谧,仿佛与外界即将到来的风雨隔绝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