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是他远超常人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在电光石火间进行复杂计算判断的本能,这是在无数次险死还生中磨砺出的宝贵财富。
第三,是那丝虽微弱,却因修炼法门改变而日渐灵动、与心神联系更为紧密的气感,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提供一丝微弱的助力。
他的“劣势”
更是显而易见:力量弱如书生,速度慢如老牛,抗击打能力几乎为零,毫无正统的招式根基和实战经验。
因此,他的保命功夫,绝不能是硬碰硬的对抗,不能有任何华丽花哨的动作,必须彻底摒弃所谓的“武者尊严”
,其核心要义只有八个字:预判、闪避、干扰、逃脱!
一切行动,只为活下去服务!
想通了这一点,陈骏开始了他极其艰苦、甚至堪称疯狂的秘密修炼。
他不敢去人来人往的练武场,那太引人注目,也容易暴露底细。
他将自己的活动范围,主要限定在厢房、档案库房以及连接两者的一段相对僻静、光线昏暗的回廊。
这些逼仄、熟悉的环境,反而成了他最佳的、也是最危险的练习场。
第一招:听风辨位,泥鳅脱身。
此招专精于闪避与脱离接触,是保命的第一要务。
他无时无刻不将“观呼吸”
的心法维持在巅峰状态,将自身听觉、触觉(对空气流动的感知)提升到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
在狭小的厢房内,他时常蒙上双眼,凭借记忆和超常的感知,在桌椅、床榻、衣柜形成的狭窄缝隙间进行高速、诡异的移动练习。
他模拟被多人围堵的情形,练习如何凭借极其细微的脚步声、呼吸声、甚至衣物摩擦空气产生的微弱气流变化,提前零点几秒预判“攻击”
的来向与角度。
他的闪避动作完全违背常理,不追求美观,只追求实效——如何像泥鳅一样,以最小幅度、最不可思议的姿态扭曲、蜷缩、翻滚,从看似绝无可能的角度滑脱。
他反复练习在被抓住手腕、衣襟的瞬间,如何敏锐感知对方发力方向的细微变化,利用旋转、沉肩、缩骨等技巧顺势卸力,如同游鱼脱钩。
他将“意动气随”
的理念融入其中,意念先至,引导那丝微弱气感瞬间微调相关肌肉群,使闪避动作更添几分难以预料的滑溜与突然性。
,!
第二招:惊鸿一瞥,攻其必救。
此招旨在绝境中创造唯一的脱身机会,是险中求生的反击。
他深知自己力量薄弱,任何正面攻击都如同搔痒。
但人体终究是血肉之躯,存在诸多薄弱之处:眼睛、咽喉、下阴、以及诸多关节与穴位。
他利用查阅医书、经络穴位图的机会(借口研究药性、伤患治理),牢牢记住了几处受击后能产生剧痛、酸麻、甚至短暂僵直效果的穴位,如睛明、太阳、章门、腋下极泉等。
但他绝不追求传说中的精准点穴(那需要深厚内力与精妙手法),而是练习如何在极近距离、电光石火的瞬间,将全身气力、体重、以及那丝意念引导的气感,凝聚于指尖、肘尖、膝盖或额头等坚硬部位,以最快速度、最刁钻角度,发出迅猛如毒蛇吐信、一触即收的“伪攻击”
!
目标并非致命,只求瞬间的剧痛干扰,打乱对方节奏,让对方下意识缩手、闭眼或迟滞,为自己赢得那或许只有一息的、宝贵的逃脱时间。
练习时,他对着悬挂的旧棉被或装满沙土的草垫,想象那是敌人的要害,意念集中如针,气感微催肢体,发出快、准、狠的戳、点、撞、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