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妇人们更是纷纷自荐,说自己手巧,说自己会织布。
实在是她们村子离县城远,感觉进个城就跟到天边似的,虽然更穷苦破败,但敢报名去的比近处的村庄又要少一点,现在自是后悔了。
杜星笑着一一应着,跟她们说还会再招的,到时别错过机会。
没说几句,就被韩腊月强势地从人群里拉了出来,要她去自己家吃饭。
杜星看得出来,就这短短的时间,韩腊月在村中也有了不同的地位,很显然,作为少数成为了女工的人,她进了城,掌握了纺织厂的消息,别人也指着她传招工的消息回来。
她拉着杜星去自己家,她兄长韩友正在修墙,见妹妹把人硬拉着过来,忙丢下工具迎出来,露出感激的笑容,却有点笨嘴拙舌的说不出感谢的话,憋了半天说了句:“我去杀只鸡。”
杜星啊呀了一声,“都养上鸡啦?”
“我们不是今天才带粮食回来。”
韩腊月已经长了点肉,不是干瘦的模样了,一边将杜星让进屋倒水,一边跟她说话,“等今天,我三哥也不用去接我了,早饿死了。
我问了拿工钱的日子,让三哥那天就去县里找我拿钱。
他那个样子走在路上,有贼也不劫他。”
不过后来就不敢了,后来都知道女工有钱,来往的人可能是去拿工钱的。
尽管李世民在郡内剿匪颇有成效,但穷人这么多,知道有人带着钱财路过,本来不是匪的都会蒙上脸做个劫道的。
所以都得结队回来。
韩腊月那时候是实在不去拿不行,就冒了点险,取了个巧。
韩友买了粮食,又因为妹妹能稳定的拿钱回来,跟人赊了猪崽鸡仔在家养。
因为墙还没修,猪养在圈里,鸡是养在屋里的。
昨天跟别人家一起把妹妹接回来,他才开始修围墙,并且打算把门也换了。
杜星往屋外看了看,跟韩腊月说:“让你三哥别杀鸡了,我看见了,才养得多久?杀了怪可惜的。”
“三哥去找人买一只鸡来杀。”
韩腊月大气地说,拍了拍自己腰际,尽管那里现在没有钱袋,“我有钱,我请你。
不是你给的粮,我跟三哥死了都不知道有没有人帮着埋。”
杜星就没再拒绝,她理解这种感情。
鸡要熬汤,韩友在灶间看着火,她俩在屋里说闲话。
韩腊月有很多话想说,杜星对纺织厂的生活也有些好奇。
“招我们去的时候说得可吓人,说从早做到晚,撑不住的人不要报名浪费他们的时间。”
韩腊月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笑了一会才继续说:“我也以为多累呢,心想累死了也要去,给家里省口吃的,能拿一点钱回来就行,我真不想拖累三哥了。
哪知道真去了也就那样。
我三哥你也看见了,那时候瘦得风吹就要倒,刚给人耕地的时候还没成丁,要不是人家看我们可怜根本不会要他去的。
活干不完被辞了,我俩都得饿死,所以我也帮着做,那才真是累得想死。”
所以纺织厂那从早到晚的活算什么累,更别提中间还有休息,还能吃三顿饱饱的饭。
说到这个,韩腊月眼睛都亮得像点起了火,懊恼地道:“我们村离得太远了,钱总得换成粮拿回来。
不然我才不攒假呢,什么休沐日,我又用不着。
厂里叫我们回来一趟,不然村里人疑神疑鬼的,以后招工不好招。
哎,下次我就不回了,叫我哥去拿钱就行……在厂里给足足的杂粮馒头吃饱,你说了你不要笑我,就不给工钱,光吃大馒头我都不想回来了。”
头两天没给她们吃馒头,喝的粥,也没正式上工,而是教她们怎么操作。
韩腊月那时候也没放心上,还觉得喝粥挺好的,热乎乎的暖肚子,也不是特别稀。
没想到第三天开始吃大馒头了,尽管是筛得很粗的面,明显有麦糠,还掺了她当时不认识的玉米面,但那可是足量供应能吃饱的大馒头啊!
她第一顿硬塞了五个馒头下肚,那可是两个拳头大的馒头。
这是李世民从嬴政和刘彻那得来的经验,他们的朝代还不是明清江南纺织业发达有了大型作坊的时候,第一批肯离开村庄来城市集体住宿做工的女性,一般是特别穷活不下去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