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谁以‘海禁’吓人,说话来台;谁以‘护商’假名,按例显罚。”
“第四针,烧根——烛龙。”
末了,他用笔落在许都宫城一隅,“唐樱既已开眼,宫里那条‘藤’,根在何处、火应点在哪一节,烧到焦为止。
但先救人,再烧藤。”
“喏!”
三人齐应。
四针,是刀也是火,术名冷,心意热。
——未时未到,广陵的潮先涨半寸。
鲸目小屋里灯未点,主簿已经把三日的“风眼记”
翻了一遍。
张辽自外入,一身寒盐味,指节在桌沿轻敲:“白腹两船,今夜可转淮口,昼伏夜行,主簿给的‘医牒’与‘药簿’俱全。
会稽黄家与海盐钱家派了两个熟船头,认河口风眼,不失。”
“截的不是粮,是嘴。”
高顺也到了,左臂新缝的伤在粗布里鼓起一团。
他话不多,眼里有刃,“把‘义粮’截了,‘义’自然弱。”
主簿把两枚护符扣在桌上:“白腹船尾挂‘青囊印’,舷侧另贴‘诸方局急采’,与‘太医署采药牒’相合。
沿线驿丞识得印,借你们一阵风。”
张辽点头,眸子里闪过一丝少见的戏谑:“今夜,我做一回‘医’。”
——同一时分,彭城。
糜竺、许笛坐在市曹新立的“律台”
前。
台上三面小印并列:军印、谷印、青囊印。
许笛的手像雨,一枚枚把“谷官”
“工正”
的小牌按在诸豪右与旧吏的掌心;糜竺则把一本本“谷簿”
发下去,叫他们签名、署责、立誓:“这仓,是你们的,也是百姓的;你们的子侄若饥,先来台下敲鼓。”
许多张曾经高过人的脸,第一次认真地在台前读完每一条字。
有人在“誓名”
那一栏写得极慢,仿佛笔下不是墨,是两代人在水里攥过的米粒。
“给他们‘名’,也给他们‘责’。”
糜竺收了最后一本簿,对许笛道,“把‘利’的一半从头上挪下来,放在肩上。
肩一重,手自然稳。”
——许都,宫城西南御药房的甬道里有风。
风带着桂皮与炒杏仁的甜。
唐樱换了宫服,腰间挂着最素的银刀,不露一分锋。
她沿着暗渠摸上来时,暗处的烛火在铜镜里倒出一只圆润的“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