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堂下鸦雀无声,只有纸页轻轻翻动的细响。
关羽立在一侧,眼中有细微的光,赵云静静点头。
张飞坐在最后一排,憋得脸红耳赤,忽然“噗嗤”
笑了一声:“娘的,原来‘仁义’也能这么讲。”
夜深一线,刘备提笔,在堂后白墙上写下八个字:“仁义落地,法自不偏。”
最后一个“偏”
字写得很正,像一块被磨平的石头。
彭城南门外的风又紧了些。
糜竺在私库门前挂起“秩序”
二字的石印拓片,夜里油灯吐亮,照得“秩序”
两个字像刚熬开的糖。
他把“账房月开”
的木牌放在门边,木牌下压着新抄的“檄文”
。
糜芳站在门口,背挺得直直的,眼睛里那股火又起来了,却不再乱窜。
他对聚在门外的人们大声念“十句短”
,每念完一句,自己先点一次头,像给自己打拍子。
东海郡某祠,宗老们围着炭盆,默默看完拓来的“檄文”
,半晌,一个年纪最长的缓缓点头:“看账本的日子,来了。”
他把孙子从腿上放下来,摸摸孩子的头:“明日去市学,学‘背面’。”
许都使者钟某返宿的驿馆里,烛火将尽,他独坐案前,慢慢把一张薄薄的纸折成三角。
纸上只有一句话:“徐州不归一君,归一法。”
他又添上一句:“法立于民前,行如雷。”
他知道,这封回信不必写太多,许都的人都懂字,也懂利。
清口的三座木台前,夜炬点起,白马津方向传来更鼓,节律恰似逍遥津“三扑三退”
的三拍。
护江小艇彼此应答,江上有风,风里有人笑,也有人哭,哭的是抱着受伤同伴的商旅,笑的是带着孩子来看热闹的西乡妇人。
说书人把“十句短”
唱了一遍又一遍,有孩子跟着唱,有老人跟着点头。
北营里,陈宫与贾诩对坐,案上摊着三份拓印:一份是《十年图》,一份是“檄文”
,一份是“宗祠法碑”
。
陈宫把手指在纸上轻轻一叩,低声道:“桥、镜、路、旗——桥已搭,镜已亮,路已开,旗已立。
今日添了一样:法碑。”
贾诩眯了眯眼:“碑立起来,便有‘久’。
‘久’字立住,敌人的‘急’就会露形。
陈元龙在病榻之前唱‘法’,刘玄德在同一榻前唱‘仁’,双簧唱完,徐州就会合拍。”
“嗯。”
陈宫轻笑,笑意淡得像墨水里被掺了一滴清水,“病榻之前演双簧,是请‘旁观者’闭嘴,是请‘犹豫者’上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