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抬眼,朝印路尽头的阴影一指,“风也会顺着这条路来。
昨夜门上‘灯巡’捉了两拨人,少则五骑,多则十骑,装作商贩,摸到‘印桩’边想拔桩。
张燕打了个照面,未杀,尽数撂了,随身银刀与短弩没收,交泉府融作弩齿。”
“慢手段,慢风。”
陈宫点头,“既不扬声,也不添仇。
‘灯巡’再紧一线,‘门籍’上再添一项——‘暗夜来客’一栏,写上时辰与面目,只写不捉,等水深了再下网。”
糜竺笑:“公府‘门籍’从来只写‘人’,不写‘门’。
久之,门也要给人。”
——午时以前,“泉府三法”
先在义仓与工坊走了一遍。
泉府的“券”
第一次发下去,是给渠工与工坊:渠工拿了“渠券”
,当天就去义仓换米、到工坊拿铁锹;工坊拿“工券”
,在泉府与盐场各兑了一半盐引与钱。
那薄薄一小片纸从许多粗糙的手掌里传过,角上留下汗水的淡痕,最后贴在账页上,变成一行不花的字。
军学那边也换了新法。
童子们除了习“直”
“稳”
“狠”
,还要背“渠券”
“盐引”
的用法。
教习说:“渠券换工,盐引换盐,工券换料。
你们要记住,‘券’不是空话,背后是你爹的汗。”
孩子们一字一顿,背得认真。
午后,泉府与公府合发“市约牌”
。
陈珪、糜竺两家先领,牌背用朱漆写“明价”
“明秤”
“不囤”
。
潘承也来领,笑容如旧,取牌时指尖压了一瞬,那一瞬间,他的笑纹像被风压了一下,很快又抚平。
“潘君,三日前之罚,今日复核。”
陈宫淡淡道,“盐价平,‘愿恤邻’牌加粗一遍,三日后榜下再写‘已改’两字。”
“谨遵。”
潘承拱手,掌心却悄悄一紧。
——傍晚,泉府第一次开“公印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