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里接住,像是把看不见的一线系得更牢。
城墙之上,黑甲如碑。
玄武门方向,陷阵营已经按“半步令”
整肃为阵,黑龙牙旗垂落半尺,不浮不飘,旗影在门道的石线里稳如钉。
西门外大道,张辽“迅锐队”
列成细锋之形,弩背光、刃贴革,像一条光滑又有节上的脊。
辎重如蛇,是军的“脏腑”
;军医署与担架队夹在其内,是军的“血”
。
金鼓一通,城头鸣角——非“出征曲”
,是“告行曲”
。
这曲调由陈宫所拟,短而不急,三短一长,正与“军纪十条”
末条“昼不宿、夜不扰”
相和。
王允与杨公立在城楼之下的台阶旁,与百官一并送行。
王允本不喜送,今日却亲来。
他知道,这不是送一支军,而是送“约”
。
他看见张辽自队中出,向他与杨公一礼;又看见高顺立在黑龙牙旗下,目不斜视,旗杆与脊背一样直。
王允忽生一种极古旧的感受:——他似乎回到了更早的朝代,回到了那些以一字而守一城、以一门而当一国的人们面前。
宣德坊口,人从巷里一捧一捧地流出来,自觉站作两行。
卖饼婆子挤在最前,怀里还揣着两张刚烤好的饼。
她看见张辽,忍不住高举过头:“将军——”
张辽笑,把手中干粮递过去,仍是那句:“我的硬,你的给娃。”
婆子忍着笑,红着眼点头。
她心里知道,自己这点热饼到底救不了谁,但她希望自己那点热能粘在这群甲士的胃里,粘上一会儿也好。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人堆里探出头来,是尹三。
他没有再上屋脊,紧紧握着御史台小吏昨夜给他的那面小木牌,上刻“米三斛,赐”
。
他远远朝高顺做了个拙笨的军礼。
高顺眼皮都没动,目光却像刀锋轻轻点过少年一寸。
他不擅长表示,但他记得这个名字,会在玄武碑旁留一寸空,等三月后那块碑坐实,再把人的名钉上去。
队列起。
并州鼓手以木槌轻敲腰鼓,节律落在马蹄与脚步上,稳而不躁。
司书把“军政并行程牒”
的副本分交给第一批出城的驿骑与县丞,吏目抱着榜架跟在队列最末,哪里有村就把榜挂在哪棵最大的树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