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清晨的霜细若盐,覆在彭城北营到东仓巷的一线街路上。
鼓木尚未响,市学草棚前已立起“第三课:丁役抵差”
的木牌;“公估背面”
的四条刻线,经昨日雨洗,如同在木纹里生了根。
远处,白马津与清口两边传来夜炬收号的回音,节律恰是“二进一退”
。
市人循声望去,只见河雾升起一缕薄白,像在一张新纸上铺开第一层底色。
今日的第一件大事,不在市口,而在“钱”
。
北营东侧,一座两层的新楼揭帘。
楼不高,生得方正,四面开窗,檐下悬一枚小小黑玉“狼首”
,风过便“铮”
然作响。
楼额三字:“钱库楼”
。
笔划直硬,像从“十条”
的骨头上取下来的。
揭帘的时候,不奏乐,不燃鞭炮。
陈宫执一柄朱笔,先在楼前“规矩地”
划出一方白线,扬声而笑:“今日开楼,不为堆金,只为‘看得见’。
钱要走路,账要见人。”
他把朱笔递给账房官,账房官将第一本小账册挂在楼前,红笔旁注:“盐、米、布、柴、药五项,晨牌与酉牌已更;缓冲金昨日支出三十六两,用于清口遇盗先补;‘错单’三条,三日必审。”
旁边的小吏把“错单簿”
钉在木架上,钉子入木“笃笃”
作响,像在给这座新楼定脉。
糜竺穿素袍,亲手把一只小铜钟挂上二楼檐角。
钟上阴刻四字:“公估为先”
。
他转身拱手,声音不高,字字稳当:“钱脉不怕硬,怕乱。
今日起,盐票、漕票、义仓券三票互兑,先在‘钱库楼’验票。
凡大额互兑,‘账房’与‘法司’双签;凡商旅遇险,缓冲金先补后核;凡市价波动,按‘潮水法’三日回正——此楼之‘金’,不是金银,是规矩。”
一排掌柜站在楼下,有的捏着算盘,有的握着私票。
宋宪领“市征司”
亲自上前收票,细细摸了摸票边,扬声道:“私票折价一成,三月再减半成。
票边留‘绒’,真;票边齐口,假。
——验票台就在这儿,白日开门,夜里闭灯,可敲可问,不可求情。”
“可问,不可求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