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月将尽,策院照例“验策”
。
六科各陈一策,院中挂起小牌,士民都可入看。
最热的,仍是冉桓那张《三礼一断策》的“验”
。
他把“验”
的三件摆在灯下:一册“灯帖”
,一册“约册”
,一册“断诏例”
。
旁边立一行小字:“请‘名’入礼者,立刻签;不请者,站台侧看一柱香。”
果然有人站在一边,一炉香烧了一炷,他面色由青转白又转红,终走到灯下,低头签名。
旁边小儿笑:“又一枚。”
验策刚毕,一件大事自洛阳奔来:董卓命华雄东向,言“巡抚三河”
,实挟兵压“影灯”
。
并州军未动,城中声音便先立起来——不是呐喊,是钟与漏同拍。
冉桓拄杖立在策院门口,望着府城四门的小钟依次而鸣,低声道:“‘止戈’之道,先稳心。”
陈宫点头:“兵在外,文在里。
里稳,则外兵有神。”
“残士一策定乾坤”
,不是书里说的“上策一封,诸侯拜服”
;那是冉桓把并州已有的“灯、牌、券、印、斩”
拢作一‘礼’,让天下看见了一条能走的路——走在灯下、牌下、券上、印旁、斩台边,脚心稳,心不乱。
董卓“名”
越逼,路越清;华雄刀越亮,灯越稳。
所谓“定乾坤”
,不是把天翻过来,是把人心里那块天稳住。
夜深,策院灯未熄。
冉桓坐在灯下,把《三礼一断》改写为《并律·灯牌篇》初稿,条条清,字字硬。
周诏把《乡约小识》再添三条:“遇诏三问、遇礼先灯、遇惊先止。”
顾嵇把“断例”
增补五案。
卫温在院外磨一根铁杆,试铃不响。
杜元把一本簿书压在斗斛下,笑:“新簿,比旧簿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