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笔‘界笔’,临法牌四行,字须骨直;第二笔‘民笔’,写‘民、信、止’三字,力须收;第三笔‘事笔’,写‘粥、券、渠、闸’四字,须端而快。
字不稳者,退。”
“次‘簿书’:给你粮账一卷,真假夹杂,斗斛互换、折耗不明、重出漏入,试你一一拨正。
能正者,进。”
“再‘渠算’:给渠图一幅,闸位三处,问你水落几寸、舟行几级、春汛可否与粮道相缝。
能算者,进。”
“后‘策问’:不问典引,不问虚辞。
以此时之务为题,考你如何‘以文胜乱、以法胜名’。
能言者,记。”
“终‘三核’:核乡里之保、核灯约之守、核军纪之知。
三核不合,虽才绝,亦不取。”
“其余,礼科问‘乡约’,律科问‘三问礼断’,图科问‘路与灯谱’——”
话音落,堂上无数眼睛同时亮了一下,又暗下去——亮在“看得见摸得着”
,暗在“这一路不走旧法”
。
角落里旧士子捋须摇头:“字里写‘粥、券、渠、闸’,俗;簿书算斗斛,贱;律问不引经,轻。”
陈宫仿佛没听见,唇边只挂着那点淡淡的笑。
字法一试,许多人已止步。
有人走得太急,“界笔”
一斜,被吏员按了按纸角:“字不直,心不直。”
有人“民笔”
写得花里胡哨,被焦万从旁一敲:“力不收。”
也有人写“粥、券”
写到一半,忽然停笔,抬头看了看斩台旁的黑旗,才把那一捺收住。
簿书一试,场内静得只见砂盘上的算珠“嗒嗒”
与斗斛碰木的“笃笃”
。
那卷假账做得不俗:斗换升、升换斗,折耗暗藏,某家“保”
挪到另一家,乡约盖指印压在遮盖处。
多半士子翻了几页汗就出来了,却有一人把鼻尖往书页上一贴,像嗅一锅旧米的味道,三两下捋顺。
吏员看他一眼,低声“好”
。
渠算一试,砂盘上画出溪渠与闸位,问“春汛水至尺五,舟载三十石,可否兼行?”
有人满面春风报“可”
,被问“何以”
,支支吾吾;另有人先摇头再点头,指着砂盘说:“闸位挪半尺,闸门收三分,舟行二级错时,渠不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