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且,”
袁泽最后抛出了最具政治高度和战略分量的理由,声音沉稳而有力,“启动‘村超’,是我们省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最生动、最富创新精神的实践和响应!
战略最生动、最富创新精神的实践和响应!
它把中央的宏大战略,具象化为农民兄弟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得实惠的文体活动!
一旦成功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省经验’,其政治意义和全国性的示范引领效应,将远超‘杨超’!
这将是我们省为全国乡村振兴贡献的独特智慧和方案!
是我们可以推向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
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深沉的寂静。
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被袁泽这番宏大而不失精细、激情而充满理性的构想彻底震撼。
他那强大的逻辑力量、对农村的深刻理解、对国家战略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未来图景的生动描绘,形成了一股无形的、令人信服的洪流。
原先李为民等人提出的、基于现实困难的疑虑,在这股洪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局促,甚至有些“思想保守”
、“视野狭隘”
。
省长赵华宇一直凝神静听,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会议桌上轻轻敲击。
此刻,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向袁泽,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把手的审慎:“袁省长这个‘村超’的提议,立意高远,很有前瞻性,也很有魄力。
如果真的能扎扎实实搞起来,搞成功,确实意义非凡,功在长远。
只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座的各地市主官和省直部门负责人,“我最大的顾虑,还是基层的执行力。
想法再好,最终要靠乡镇、靠村里去落实。
我们省农村发展不平衡,基层力量参差不齐。
会不会一哄而上,口号震天响,最后落实起来五花八门,甚至变形走样,弄得一地鸡毛?安全能不能保障?公平性能不能保证?别好事最后办砸了,反而伤了农民的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赵华宇的担忧非常务实,直指政策落地的核心风险——基层治理能力的短板。
“省长请放心!”
袁泽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显得成竹在胸,“我们绝不搞‘一刀切’,绝不搞‘强迫命令’、‘大干快上’那一套。
我建议采用‘试点先行、自愿申报、评估筛选、逐步推广’的稳健模式。”
他走到屏幕前,调出早已准备好的推进路线图,“省里出台一个指导性意见和基本规则框架,明确底线要求——比如,再次强调参赛球员的‘户籍身份’红线,必须严格限定为本村户籍村民!
这一点,比‘杨超’还要硬,是‘村超’的生命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