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元音“A??”
。
他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从前,在北方的大地上,有一个孩子,他总觉得自己说话的方式不够好。
他怕别人笑他口音重,怕老师说他发音不准。
所以他渐渐闭上了嘴,只用别人听得懂的话活着。
直到有一天,他走进一座档案馆,听见无数陌生的声音在黑暗中呼唤他的名字……”
没有旋律,只有讲述。
他的普通话依旧标准,但语气里多了从未有过的柔软与笃定。
“……从此以后,他决定做一个拾音人。
因为他终于懂得,每一个声音背后,都有一个不愿被遗忘的灵魂。”
话音落下,掌声如雷。
第二天清晨,林浩然独自走向草原深处。
手机收到赵明远的信息:“贵州苗寨传来好消息??我们开发的‘童谣生成AI’成功模仿当地调式,创作出一首新《蝴蝶妈妈》儿歌,已被纳入村小音乐教材。
孩子们边跳边唱,说‘像阿婆又回来了’。”
他抬头望天,云卷云舒,如同千万种语言在空中交汇。
回到北京后,他主持召开“语言方舟”
三年战略评估会。
会议持续整整两天,最终形成三大决议:
一、启动“记忆回声工程”
,面向全球华人征集个人语音遗嘱,允许公民在生前录制一段母语留言,设定未来播放条件(如特定节日、子孙出生等),由国家语音库提供加密托管服务;
二、与腾讯、网易合作推出“方言守护者”
公益游戏,玩家通过完成地方文化任务解锁虚拟角色方言台词,所得收益全部投入偏远地区语言采集行动;
三、推动建立“国际濒危语言互助网络”
,优先与中国周边十三个拥有跨境民族的国家开展数据共享与联合研究,涵盖傣-泰、苗-赫蒙、藏-喜马拉雅诸语群等。
散会当晚,林浩然收到一封特殊邮件。
发件人署名“陈默”
,附件是一段MP3和一份手写信扫描件。
>“我是深圳程序员巴特尔?苏和的儿子。
父亲去年底确诊肺癌晚期,住院期间仍在完善‘乌力格尔星球’平台。
他常说:‘只要还能让一个孩子说出第一句蒙古语,我就没输。
’昨天,他走了。
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把我账号里的所有数据,捐给语言方舟。
’
>他还留了一段语音,说是专门给您录的。”
林浩然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苍老而虚弱的声音缓缓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