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实不只是海军,其他部队也组织了观影。
比如说武警!
相比于其他军种,武警的保密程度相对低一点,娱乐什么的,也相对多一点。
《红海行动》刚上映的那几天,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并没有多...
山道盘旋如绳,缠绕在云雾之间。
林浩然靠窗坐着,耳机里循环播放着傈僳族老人传来的语音片段??那是一种极难辨识的喉音与齿音交错的语言,像风吹过枯竹缝隙,又似溪水撞击石棱。
司机是当地文化站的小李,二十出头,皮肤被高原阳光晒成古铜色,一边握紧方向盘躲避塌方碎石,一边解释:“林老师,再有四十公里就到怒夺村了。
老人们已经等了您三天,每天清早都去祠堂烧香,说是要‘请声音回家’。”
林浩然摘下耳机,轻声问:“他们真的以为我能把他们的语言留住?”
小李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他们说,您不是来录声音的,是来救命的。”
这句话沉甸甸地落进胸腔。
车子终于停在一处依山而建的寨子前。
木屋错落,屋顶铺着青瓦和茅草,几只土狗懒洋洋趴在门口,见到生人也只是抬眼一瞥。
十几个老人早已列队等候在村口,最前面是一位拄着拐杖、头戴黑布包头的老妪,名叫阿芮婆,据说是目前唯一能完整诵唱《创世歌》的人。
她用傈僳语说了几句,身旁的年轻人翻译过来:“她说,您的名字已经被刻在祖灵碑上,因为您愿意听他们最后的声音。”
林浩然心头一震,连忙躬身行礼。
他知道,在许多濒危民族的信仰中,语言即灵魂的载体;一旦无人能说,祖先便真正死去。
当晚,村里为他设宴。
火塘边摆开长桌,饭菜简单却郑重:野菌炖鸡、烤土豆、糯米酒。
孩子们围在外圈偷看,眼里满是好奇。
席间,阿芮婆突然起身,颤巍巍走到中央,开始吟唱一段古老调子。
没有伴奏,只有她苍老沙哑的嗓音在夜空中回荡,时而低如耳语,时而高亢撕裂云层。
歌词大意是关于天地初开、人类诞生、洪水退去的故事,属于典型的口传创世史诗。
林浩然屏息听着,手指不自觉地按下了录音笔的红色按钮。
一曲终了,全场肃静。
连风都停了。
“这段不能外传。”
阿芮婆通过翻译低声说,“只有血脉相连的人才能听全篇。
但我可以为您分段录制,每晚一段,共七夜。”
林浩然点头:“我尊重规矩。
这些声音不属于我,也不属于这个时代,它们属于时间本身。”
回到借住的木屋,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将刚才的录音导入系统。
AI语音分析模块立刻启动,尝试拆解音节结构、标注语义单元。
但识别率不足百分之十。
这并不意外??全球现存约七千种语言,其中近四成濒临灭绝,而绝大多数从未被数字化记录。
他写下日志:
>“今天第一次明白,有些声音的消失,不是因为没人说,而是因为没人准备好了去听。
>我们总以为技术万能,可当一种语言连文字都没有,它的重量该如何称量?
>或许,真正的保存,不是存入硬盘,而是让下一代还能张开口,说出第一个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