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对不起,我曾经怀疑过你。”
>
>“请让我加入志愿者,哪怕只是帮忙整理数据。”
三天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这场直播录像,配文:“当喧嚣掩盖真相,总需要有人站出来,用事实说话。
致敬每一位坚守良知的记录者。”
政策禁令悄然解除,《倾听手册》重新启动入校流程,国家档案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万家灯火”
被列为“新时代民间记忆工程”
试点项目。
林浩然却没有停下脚步。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外部的风雨,而是内心的动摇。
某日午后,他独自驱车前往北京郊外的一家临终关怀中心。
这里是“回声计划”
最新设立的声音采集点,专门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留下最后一段话。
推开307病房的门时,一位白发老人正靠在床上读一本泛黄的小说。
床头放着一台老式录音机,磁带缓缓转动,传出一段温柔的女声朗读??那是他已故妻子生前为他录下的《红楼梦》节选。
“您就是林导演吧?”
老人笑着合上书,“我等你好几天了。”
他叫陈国栋,八十四岁,曾任地质勘探队队长,一生走遍戈壁荒原。
如今癌症晚期,只剩不到两个月时间。
“我不怕死,”
他说,“但我怕忘了她。”
原来,他和妻子相识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一个雪夜。
她是随队医生,他是带队工程师。
两人在零下三十度的帐篷里相爱,在风沙漫天的盐湖边结婚,没有婚纱,没有仪式,只有一张合影夹在工作笔记里。
“她走得太突然,脑溢血,一句话都没留下。”
老人抚摸着录音机,“这几年,我每天听她读书,就像她还在身边。
现在我要走了,想把她讲的故事,一起带走。”
林浩然轻声问:“那您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吗?”
老人沉思许久,慢慢开口:“我想说……谢谢你,陪我走完这一生。
如果有来世,我还想找你,在那片荒原上,再建一座帐篷。”
录音结束后,老人握着他的手说:“林导,你们做的这件事,比拍一百部大片都有意义。
因为人死了,故事还能活。”
离开医院的路上,林浩然接到周阳的电话。
“爸,我这边一切都好。
孩子们学会拼音了,昨天有个小姑娘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了封信给你。”
“说什么?”
“她说:‘林叔叔,我现在敢大声说话了,因为我听见了自己的声音被放进了电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