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浩然冷笑:“那你拍的是童话,不是现实。”
对方耸肩:“可市场要的就是童话。”
挂掉电话后,他独自走进剪辑室,调出马春梅在雨中插秧的那一幕。
镜头缓慢推进,她弯腰、插苗、起身,动作机械却坚定。
雨水顺着她的皱纹流下,混着汗水滴进泥土。
画外音是她平静的叙述:
>“我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
我就知道,只要地不荒,娃就有书念。
>我这一辈子,就像这秧苗,扎进土里,就得活下去。”
林浩然反复播放这一段,直到眼睛酸涩。
他知道,有些人永远无法理解??真正的力量,从来不靠夸张的情节堆砌,而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
几天后,他在微博发了一条长文:
>“有人说我的作品太沉重,不够娱乐。
>可我想问:当一个母亲为孩子熬过三千个夜晚,这算不算一场演出?
>当一个父亲默默存下二十年工资只为儿子买房,这值不值得一个热搜?
>我们总说要追求快乐,可如果快乐建立在遗忘之上,那它终究是虚幻的。
>我不做取悦时代的电影,我做时代的证词。
>即使无人观看,我也要留下影像,因为总有人需要被看见。”
这条微博转发量破百万,评论区再次掀起浪潮。
一位网友写道:“我爸是高铁清洁工,每天凌晨四点起床。
我从来没觉得丢脸,但也没勇气跟同学提起。
昨天我转发了你的视频,配文:这是我爸,中国速度背后的守护者。
结果全班都为我鼓掌。”
另一位留言:“我妈患阿尔茨海默症三年了,昨天她突然叫我乳名‘毛豆’。
我录下来发给了你。
你说会放进新片里?谢谢你,让我觉得她的记忆还有价值。”
林浩然一条条看完,把它们整理成电子文档,命名为“光?续章”
。
春天渐深,北京城的梧桐抽出嫩芽。
林浩然受邀参加一场高校论坛,主题是“当代文艺的社会责任”
。
台下坐满了年轻学子,眼神清澈而期待。
主持人问他:“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您如何看待影响力带来的道德负担?”
他沉思片刻,答道:“我不是道德楷模,也没有资格教导别人该怎么活。
但我相信一点:当我们拥有麦克风的时候,不该只为自己说话。
你可以选择讲段子,博得满堂彩;也可以选择沉默,保全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