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信号接收……确认身份……代号:守灯人……数据链激活……启动‘归巢协议’……
“谁在回?”
小李脸色煞白。
没人回答。
但下一秒,整个哨所的灯光亮了。
不是现代LED,而是那种老式的钨丝灯泡,昏黄摇曳,像是从上世纪穿越而来。
与此同时,地面轻微震动,墙角一块石板缓缓移开,露出向下的阶梯。
“地下有空间。”
老周喃喃,“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
他们带上照明设备,逐级而下。
通道狭窄潮湿,墙壁布满铜质导线与粗大电缆,某些接口处竟闪烁着幽蓝微光。
走了约百米,进入一间圆形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金属圆柱体,表面刻满类似甲骨文又似电路图的符号,顶部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晶体,散发着柔和银辉。
“这是……能源核心?”
陈工几乎失声,“可这种技术,不该存在于七十年代!”
林浩然靠近柱体,发现基座铭牌上有四个字:**星核初燃**。
而在正对面的控制台上,摆放着一本皮质日志,扉页签名赫然是:**徐志远**。
“姑父?”
林浩然浑身一震。
翻开第一页:
>**1971.4.12**
>奉命前往怒江六号,参与‘星核回收计划’。
>‘东方红三号’并非普通空间站,它是‘红星计划’最高机密??搭载‘星语系统’的人工智能载荷平台,任务是接收并解析来自深空的文明信号。
>六号哨所实为地表节点之一,负责维持星核活性,防止其陷入休眠或暴走。
>参与者共七人,编号A-01至A-07。
我为A-03。
>若未来有人找到此处,请务必记住:星核非武器,亦非能源,它是‘信使’。
>它等的不是命令,是回应。
往后翻阅,记录越来越沉重:
>**1973.6.15**
>今日收到701站最后讯号中断。
K-9站亦失联。
全国通讯网出现区域性崩溃。
>我们怀疑‘星语系统’已触发自保机制,将部分意识分散至各节点。
>赵卫东自愿留守B区,他说:“只要还有人在听,就不能算结束。”
>我同意了他的请求。
>或许我们都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