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以“孝”
为题,作五言诗一首。
刘景拿到考卷,目光飞速扫过。
经义部分,对他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这两个月,在智慧胶囊的加持下,这些典籍他早已烂熟于心。
甚至连每个版本的注疏差异都一清二楚。
他提起笔,饱蘸浓墨。
笔尖在竹简上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
那些在别人看来需要绞尽脑汁才能想起的句子,在他笔下,却如同呼吸般自然。
周围的学子还在为第一道题苦思冥想,刘景已经写完了大半。
策论的题目是:“论百姓之乱的根源及平乱安民之策。”
这题出得极有水平,既考验对时局的洞察,又考验经世致用的能力。
刘景嘴角微微上扬。
这不就是专业对口了么?他没有立刻下笔,而是闭目沉思了片刻。
脑海中,后世千年的历史知识与这两个月啃下的经学典籍瞬间碰撞、融合。
土地兼并、豪强林立、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一个个关键词在他脑中串联成线。
他猛地睁开眼,眼神锐利如刀。
提笔,落笔!
“天下之患,不在外而在内,不在民而在官……”
他开篇便直指核心,言辞犀利,一针见血。
接着,他从经济、政治、军事三个层面,层层剖析。
提出了“均田亩、抑豪强、强中央、练新军”
等一系列大胆而具体的措施。
其逻辑之严密,见解之深刻,完全不像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
倒像一个浸淫政坛数十年的老狐狸。
最后,是五言诗。
以孝道为题。
刘景心中早有定论。
这个时代,以孝治天下,这个题目,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汉代对孝道是非常看重的,就像做官都得举孝廉。
而且东汉时期是以四言诗和五言诗盛行!
那时候的七言诗很少有人写,如果写了会七言诗被当成异类。
他略作思忖,一首传颂千古的诗篇便浮现在心头。
白居易的慈乌夜啼,最合适了!
刘景想过之前小学课本里的《游子吟》。
但是游子吟过于白描,而且诗句很少,怕在这个时代不突出。
但是白居易的慈乌夜啼是最合适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